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東華大學團委:利用五大平台構建三個維度形成開展大學生科創工作的有效模式

2014年09月26日13: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東華大學 學子在第八屆上海市挑戰杯比賽中喜獲佳績

東華大學 學子在第八屆上海市挑戰杯比賽中喜獲佳績

【關鍵詞】大學高職 上海 引導青年 服務青年 形成有效模式 大學生科創工作

一、工作背景

為充分體現共青團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的基本職能,更好地服務學校中心工作,貫徹落實2012年《教育部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共青團東華大學委員會在校黨委的指導下,從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出發,以科技創新基礎工作為切入,逐層推進,確立了東華大學大學生科創活動多維度的培養模式,構建科創實踐育人平台,在校園中營造崇尚學術、熱愛科研、追求創新的濃厚氛圍,重點孵化大學生科技創新成果。從而有效推動了校風學風建設,在團組織教育引導和服務青年學生方面發揮了重要功能,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工作內容

東華大學團委利用大學生科普志願者服務社(科學商店)、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大學生學科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東華大學分基金會五大平台,構建了科普服務、科研訓練、創新創業三個維度,形成了開展大學生科創工作的有效模式。

營造創新氛圍,打造創新基礎。在第一維度——基礎維度中,以東華大學大學生科普志願者服務社(科學商店)為基礎,建立大學與社區的聯動機制。在組織學生向社區提供科普服務的同時,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服務中發現問題、從而確立來源於生活的研究課題,通過專業教師的技術支持進行深入研究並嘗試解決問題,為大學生廣泛開展創新實踐活動營造氛圍並創造條件。

東華大學大學生科普志願者服務社(科學商店)於2007年12月揭牌成立,從2008年正式開始運行,由副校長任項目負責人,校團委、教務處、研究生部、科研處、人事處、各學院配合。自立項建設至今,已經完成了12個服務部和23個門店的建設。服務社始終堅持以“科普服務進社區、科學商店伴你行”為宗旨,就近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的科普服務,並通過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積極開展課題立項和研究。目前,東華大學科學商店已進入七期建設階段,上海市科委、教委及學校配套資金累計投入共計約200萬元。

東華大學科學商店所轄的12個服務部分別由學校的12個學院和社區共建,門店覆蓋長寧、鬆江、靜安、青浦四個區並輻射至上海周邊地區。累計招收了4000多名科普志願者在各個社區堅持定期開展駐點服務,駐點服務覆蓋社區人數超過40000人次,超過20位教授或副教授作為指導教師參與服務工作,獲得了社區和居民的充分肯定。

東華大學科學商店圍繞社區居民的生活需求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創新服務,在居民中引起強烈反響,科普志願者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實踐了專業知識,鍛煉了創新思維。例如,紡織材料檢測服務部通過樣品展示、現場實驗與互動的方法向居民普及棉、毛、絲、皮革、化纖等織物的特點及鑒別方法和紡織品的日常清潔與養護﹔生活化學咨詢服務部進行食品衛生安全的講座與咨詢,並教會居民自制護手霜﹔信息技術服務部依托計算機軟件知識,為居民提供計算機基本故障咨詢服務和網絡使用咨詢﹔社區環境檢測服務部則開展了室內空氣甲醛含量監測、水果蔬菜表皮農藥含量測試等監測服務。

截止目前,東華大學科學商店已經立項了總計超過200項由學生在實際服務過程中提出的研究課題,並呈現出了研究方向多樣化、研究層次階梯狀的特點,有部分成果已經交由社區進行資源共享。

建立支持機制,構建訓練平台。在第二維度——提升維度中,學校團委聯合學生處、研究生部、教務處、科研處等部門建立了學生科技創新支持機制,通過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專項經費等舉措,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為,支持學生的創新活動,引導學生的創新思維。

團委以校、市、國家級的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為依托,協助學校教務處開展創業實踐項目的申報、立項、評獎、展示等實施環節,有計劃地在學院層面上發現和關注有潛力的項目,重點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目前評審、管理完成5批次12個項目,資助金額達76.5萬元,其中有3個項目已創業注冊公司。

同時,利用各個大學生學科競賽平台,有針對性的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以“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為龍頭,以一年一度的“學術科技文化節”、學術科技類學生社團等活動為載體,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新熱情。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共累計獲得一等獎6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8項,其中第九屆競賽中榮獲“優勝杯”。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共累計獲得金獎5項,銀獎6項,銅獎11項。

此外,學校通過開展豐富的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來構建創新訓練平台,舉辦“挑戰杯”系列競賽校內選拔賽、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成果展等活動。通過組織參加挑戰杯系列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科創杯”上海高校學生創造發明獎評選、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評選、“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學生科技創新作品展示評優活動等一批國家級、省市級重要賽事,為學子參與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競爭提供舞台。

完善實戰體系,推進創業服務。在第三維度——實戰維度中,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和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東華大學分基金會為平台,在前兩個維度的基礎上,在文化素質類選修課中開設《KAB大學生創業基礎》等創新創業類課程,加強KAB創業俱樂部建設,並有針對性地推薦有競爭力和實戰能力的創業項目直接進入基金會評審。

目前,校團委為本科生開設《KAB大學生創業基礎》選修課,每學期在學校兩個校區各開設1—2個班級,目前學生累計選課人數超過200人。推薦教師參加教育部《創業基礎》示范教材骨干教師培訓班、全國首屆高校創業教育研究高峰論壇等,提高創業教育師資質量。

東華大學學生創業項目多,形式多樣,專業特色明顯,實際操作性強。校團委高度重視在日常咨詢和賽事中發掘具有較大潛力的創業意向,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並努力推薦創業項目申報各類型創業基金扶持,目前東華大學學生可以通過學校團委、創新創業教育中心進行國家/上海市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創業實踐項目、經緯集團大學生創業基金、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YBC)、上海市大學生科創基金、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覺群大學生創業基金”、華圖大學生創業基金等項目的申報和推薦。

2009年6月,學校與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共同出資400萬元設立了“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東華大學分基金”。2011年10月,長寧區政府對東華大學分基金增資400萬元,加上市基金會的配套資金,使東華分基金達到1200萬元,大大增強了對創業大學生的資助扶持力度。東華大學學生還在復旦、交大、上大、市創、鬆江等分基金會先后獲得資助。到目前為止,學生受資助項目共50余個,資助額超850萬元。

在獲得資助並創業的學生中,管理學院畢業研究生丁建勛獲得世博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先后受到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時任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等領導的接見和充分肯定,被上海電視台、上海熱線等廣泛報道。環境學院畢業研究生朱漢寶將自身的專利技術轉化為創業成果,成為新時期在節能產業上學生自主創業的典范,獲得第三屆上海青年創業先鋒提名獎。

三、工作成效

我們一直認為,共青團的工作要始終圍繞學校中心工作開展,學校把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首要目標,團的工作也必須堅持提升軟實力建設,著力營造創新文化氛圍,積極為創新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環境。我們也始終堅持在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強化育人功能,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融入到三大維度中,使創新成為廣大學生的一種信念、一種精神、一種價值取向,成為一種美好的集體願景和崇高追求。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