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周刊--新聞報道--人民網

 

 

編者按:

    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26日下午,習近平來到經濟欠發達的菏澤市調研。他考察了堯舜牡丹產業園,對菏澤發展牡丹產業、探索牡丹加工增值、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情況進行了具體了解。隨后,習近平專門同菏澤市及其縣區的主要負責同志座談,共同探討扶貧開發和加快發展的良策。
    座談會上,習近平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一副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他說,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系。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

聚焦(中央)
仲祖文:不准為干部提拔“打招呼”
  一些地方有種不良現象,就是在干部提拔任用中托關系、遞條子、“打招呼”。嚴重干擾用人秩序,必須堅決糾正和剎住。
網友熱議:讓“打招呼”者“竹籃打水一場空”
  抵制“打招呼”之風,關鍵是要堅持以制度選人、以程序選人、以原則選人,要多些“剛性”、少些“變通”,做到堅持原則不動搖、遵守持紀律不放鬆,不讓那些熱衷於找關系、跑門路的撈取好處、佔到便宜,讓“打招呼”成為“竹籃打水一場空”,真正公道正派地考察、評價、推薦和使用干部,切實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網友薛家明:禁止“打招呼”,劍指“潛規則”
  如果任由“條子”和“招呼”橫行,少數投機鑽營者得利,傷害的則是一大批德才兼備、廉潔奉公的干部。在干部職數固定的條件下,投機取巧者上位,必然會讓一些德才兼備的干部“待崗”。干部隊伍中“水貨”多了,干部隊伍的整體質量在無形中就會下降。那麼遇到困難和挑戰時,就可能因為隊伍不夠硬,而吃“敗仗”。中央對干部選拔中打招呼的現象明令禁止,目的就是要給選人用人潛規則“扎口”。
思考辨析
關鍵詞:《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

網友老兵808:一年連出三文“編籠”彰顯中央政治智慧
 政黨要發展,要保持執政地位,鞏固執政根基,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法規制度。若法規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政黨很容易從內部被瓦解。而就中國共產黨目前而言,黨內法規依然不完善,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在很多情況下依然存在權大於法的現象,以至於權力肆虐,腐敗現象嚴重,腐敗問題突出。
網友金火焰:《五年規劃綱要》為黨內法規制定搭好“骨架”
 權力失控與黨內法規建設存在“皮筋關系”,法規嚴則權力緊。如果不加快制定完善相應黨內法規,不“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這些影響黨長遠發展的問題就會愈發滋長,而《綱要》的出台,起到了“藥”到“病”除的效果。
網友大別鬆濤:黨內法規制定應堅持“以用為本”
  法規要好用,要盡量消除法規當中的模糊地帶、沖突地帶。制度制定既不能有太多的“原則上”、“一般應”,讓制度開太多的口子、成為擺設,也不能搞“一刀切”、“一風吹”,違背實事求是的精神。要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弄清楚哪些是必須堅持的、哪些是必須禁止的,讓黨內行為有標准、有底線﹔要充分考慮各種特殊情況,將那些兜底性、救濟性的條款進一步具體化。
關注(地方)
領導“視線”與村民權利哪個重要?
   江西省新建縣青西村村民程業進培育的4畝多、幾千株樟樹被連夜砍光。村委會稱,領導說這個山頭太高了,擋住了視線。
網友謝啟東:領導一句“不好看”咋成了幾千株樟樹被毀的理由
  領導一句“不好看”,怎麼就成了毀掉幾千株樟樹的理由?不難想象某些基層干部在處理問題時,不講法理,蠻橫無理的官僚主義表現,上演了“官大一級壓死人”的表演﹔同時,這也是個別基層干部辦事蠻橫粗暴的習慣使然。從“該鎮政府有關領導強調:‘我們按市裡領導的意思辦,沒辦法’”的話語足以得到印証。
網友顧仁:領導要“好看”是形式主義的頑固表現
    在過去的工作中,“好看”在不少的干部中已是根深蒂固。他們不唯實,隻求虛﹔他們愛欣賞花架子,而不深入群眾了解實情﹔他們愛搞“政績工程”,而不去為群眾辦實事﹔在一切的“好看”中,他們在報紙上有名,電視上有形,廣播裡有聲,於是升官有望。說到底,“好看”的背后,是一些人的私欲作怪,官欲的奢望,形式主義的橫行。
深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網友藍色?歌:杜絕教育實踐活動中的"畫皮"現象
  杜絕“畫皮”現象,關鍵是要改進領導作風。改進領導作風對於克服形式主義至關重要。如果領導干部實事求是,求真務實,不搞不切實際的“飛天”指標,不搞虛報浮夸的虛假政績,不搞勞民傷財的達標活動,不搞沽名釣譽的形象工程,並且堅決糾正形式主義的做法,堅決與弄虛作假的人作斗爭,就會有效鏟除形式主義生根發芽的“土壤”。
網友晨簫暮鼓:鑄德淨心,莫讓官德“托了底”
  為官者的德行修養,總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行政行為之上。在古代,大凡受到老百姓擁護的官吏,都是靠德的品行來實現的。唯有重視“鑄德淨心”,才能深刻感知人生真諦,擁有真誠服務大眾和社會之心﹔才能確保權力不被異化,防止濫權和腐敗﹔才能淨化官場氛圍和人際關系,在體現自身社會價值的同時,享受到更高層次的精神愉悅。
網友祖言菁:整改落實“馬拉鬆”要“穩扎穩打”
  干部在改“四風”問題的同時,要經常“回頭看”,有沒有走偏、走回頭路,有沒有改的無關痛痒,有沒有新苗頭,隻有不忘一邊整改、一邊反思,才能讓自身切實紅紅臉、出出汗、治治病。干部把心思全放在整改上,往往“拆了東牆補西牆”,舊問題差不多了,新問題出現不少,整改落實就流於形式,成了“泡影”。
妙 論

群眾留言板

    黨的群眾路線像是一股暖流,流進每一個國人的內心。食品安全、腐敗問題一直是老百姓所痛恨的社會問題。現在領導下基層,進門串戶,讓老百姓冰冷的心有了解凍的希望。希望這種風氣能夠長就,最好能用制度加以保障。
 
您認為,造成公車改革“回潮”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地方碎片化嘗試缺乏頂層設計和統籌
改革觸及官員的既得利益,阻力較大
權力缺乏外部監督,改革具有隨意性
車改方案制定因缺乏民眾參與引質疑
我要發表留言(現有留言: 條)
  • 匿名發表  署名:
  • 驗証碼:

  •    
  • 留言須知
  • 責任編輯:方蕊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