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會議作出的決定全面勾畫了改革的藍圖。沖鋒號吹響后,能否一往無前地沖上去﹔藍圖畫好后,能否義無返顧地干到底,決定了中國夢能否早日實現,能否充分綻放。
顯而易見的是,從中央層面來看,推進改革的決心是不容置疑、不可動搖的。對廣大干部來講,堅決將三中全會的精神貫徹始終,將改革要求落到實處,這不僅是一種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更是體現中央所要求的進取意識、責任意識、機遇意識。
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換句話說,干部工作要永遠為政治路線服務,干部要永遠為政治路線服務。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各項工作不斷推向前進的外在保証和內在要求。干部是不是“改革型”,能不能改革、願不願改革、會不會改革,直接決定了改革能否在其所在的行業、領域開花結果,決定了干部本人能否在民族復興的史冊上寫下屬於自己的一筆。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要適應時勢。對於一名有事業心、有責任感的干部來講,從來就不應該回避改革。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有些干部雖然口頭上要求改革,但當改革的任務真正擺在眼前的時候卻打起了退堂鼓。他們有的認為改革任務重,有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改也能將就,而且“功成不在我”,於是不願推動改革﹔有的認為改革是對權力的規范和約束,害怕喪失現在的地位、特權和優越感,於是不敢推動改革。凡此種種心理和行為,都是“改革型”的干部應該自覺規避的。
當然,改革光有勇氣和決心還不夠。中央的要求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我們推進改革一定要結合國情和本地實際。任何一項改革措施的推行不是以“別人用著怎麼樣”為標准,而要在符合普遍規律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本地區本行業的特點,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不能生搬硬套,為了改革而改革。比如,我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面臨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優的二律背反,面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雙重約束,這些都決定了我們要走中國特色的改革之路。
古語雲,“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我們的干部也應該有這樣一種文化自信和歷史自覺,擎起改革創新的大旗,窮盡一切智慧去研究改革,克服一切困難去推動改革。相信這樣的“改革型”干部越多,改革的力量就越大,成效就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