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土地制度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的统战工作
(一)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当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提案,断言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为“侵略者”。美国政府有恃无恐,不但悍然出兵朝鲜,而且将战火燃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和平与安全。9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严正警告美国:中国决不会“置之不理”。中共中央在作出出兵朝鲜的重大决策前,及时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进行座谈协商,消除他们的顾虑并征求他们的意见。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抗击美国侵略者。10月24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专题讨论抗美援朝问题,周恩来在会上作《抗美援朝、保卫和平》的报告。11月4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新民主义青年团联名发表了《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表示中国各党派、各人民团体抗美援朝的决心。
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捐钱、捐物,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民盟中央成立了“中国民主同盟抗美援朝爱国武器捐献委员会”,推动全盟的捐献活动。其他党派也积极开展捐献活动。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等多次派人参加赴朝慰问团。致公党主席黄鼎臣还亲自组织并率领医疗队奔赴朝鲜前线。全国工商界和基层团体也与各级政府签订了爱国公约,协助政府搞好劳资关系,搞好生产,保证税收,稳定社会秩序。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中,在中共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团结得如磐石一般,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威武不屈。
(二)土地制度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拥有三亿多人口的广大新解放区尚没有实行土地改革。因此,完成对这些地区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成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也是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第一个重要条件。
1950年6月,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土地制度改革问题。刘少奇在会上作了《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系统地说明了土改的必要性、正义性和各项有关方针政策,号召各界人士同情农民、帮助农民、支持土地改革。对于中共提出的土地改革法草案和刘少奇的报告,大部分民主人士在讨论中表示赞同,但是也有不少人流露出“和平土改”的主张。认为“只要政府颁布法令,分配土地,不要发动群众斗争”。甚至还有人对土改抱有抵触情绪,说什么:“地主和佃农相依为命,谁也离不开谁”,“江南无封建”。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也曾一度表现附和与共鸣。
为了统一认识,中共中央的负责同志分别约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士进行协商座谈,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在小组会和大会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摆事实,讲道理,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统一认识。通过学习,不少民主人士提高了认识,表示要为圆满地完成土地制度改革而努力奋斗。爱国起义将领邓锡侯表示说:“我下定决心,不仅做到‘军事上的起义’,而且更要做到阶级上的‘起义’。”
![]() | ![]() |
相关专题 |
· 统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