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诸多方面和领域,表现出高超非凡的领导才干和领导艺术,凸显了其个性鲜明的领导风格及特点,获得点赞,赢得好评,展现出了独特的可敬可爱、可亲可近的领导风格。本期,我们带您回顾习近平从政以来的“亲民乐民范儿”。
下期预告:“跟习近平学领导艺术”系列之二——刚柔并济
在正定:吃食堂“大锅饭” 拉家常问寒暖
走亲民路线,树亲民形象,是习总书记领导风格中最为鲜明的特征。无论在地方还是到中央,他都以最大努力与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尽最大可能与普通群众保持亲密接触。他在正定当县领导时,就习惯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食堂“大锅饭”,一起蹲在树下吃饭聊天,并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和大家打成一片,“一起干、一块苦、一同过”。
1983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前排居中),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
2014年1月1日《河北日报》刊发的《习近平同志在正定》这样记录:习近平同志总是在机关食堂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他说,“吃大锅饭”好。一是可以边吃边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监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可以边吃边谈工作。可谓一举三得。他在生活上不搞特殊,上级来人都是用正定的传统饭菜招待,如扒糕、猪头肉、馄饨、缸炉烧饼、荞麦面饸饹。这就是习近平同志常说的“正定宴”。客人要是喝酒,那就上正定的醉八仙、常山香。他说,这样既能让客人了解正定的饮食风俗,又能把正定的饮食文化、酒文化宣传出去。[详细]
相关阅读
在广东:车队出行不封路不清场 与市民相伴而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亲民乐民新风从他第一次出京赴广东考察时便凸显出来。车队出行不再封路,也不再封园、不再清场,在深圳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塑像时,他与市民相伴而行,边走边与沿途群众交流,与民众“零距离”。
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工作。这是习近平在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渔民村社区考察时与居民握手交谈。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考察广东期间,习近平来到渔民村党群服务中心和居委会,走进村民邓伟雄家里,与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说变化,欢声笑语不断。57岁的邓伟雄告诉总书记:“我出生的时候,一家人就挤在一条小船上,在深圳河打渔为生。改革开放后,住上了小洋楼,当起了房东。村党支部经常组织我们出去旅游。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习近平说:“这是历史性的跨越!看到你们生活过得好,我非常高兴!希望你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幸福的生活。”总书记来访的消息不胫而走,社区文化广场上人山人海。习近平走到群众中间,与大家握手告别,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详细]
相关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在各地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在甘肃、在河北:喝凉水吃土豆 盘腿唠嗑其乐融融
这一年多时间,他多次考察贫困地区,在甘肃、河北“访贫”时,会用瓢舀起缸里的水,尝上一口,还会接过主人递过来的土豆,掰一块吃;他会在百姓炕上与群众盘腿而坐,一起唠嗑;会询问生病的群众吃什么药,会和乡亲搀扶着走在雪地上。
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兰州一家“虚拟养老院”的养老餐厅,了解有关情况,还端起一个盛满饭菜的餐盘,走到72岁的老人杨林太面前,轻轻送上,请他用餐。
在甘肃考察期间,有这样一个镜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称赞说:“我看这个虚拟养老餐厅一点都不虚,有这么多老人。”这时,服务员盛好一份套餐,总书记说:“我也给老人端一份菜。”他端起餐盘,发现72岁的城关区汽车篷垫厂退休职工杨林太面前还没有饭菜,就径直走过去,递到老人手里,亲切地说:“请老人家吃饭。”[详细]
12月29日至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这是习近平在龙泉关镇骆驼湾村看望唐荣斌老人一家。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指着摆放在屋子中间的火盆说,“大冷天的,我赶紧把火盆摆到炕上,想让总书记暖和暖和。他见我脱鞋上了炕,也跟着脱鞋上了炕,和我们一家人越聊越热乎。他问我们老两口,多大岁数了,家里几口人,一年收入怎么样,能不能吃上水,老房子住了多少年了。听说我患有脑血栓,还问我看病困难不困难,能不能报销。”[详细]
相关阅读
在北京:排队吃包子 南锣拉家常
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乐于走到普通百姓中去,与民互动,其乐融融。他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和大家一起排队,点上一份简易套餐;他去北京南锣鼓巷“看看老街坊”,嘘寒问暖、拉拉家常。与民相亲、与民同乐,听了民声、解了民情、赢了民心。
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庆丰包子铺月坛店排队买包子。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
庆丰包子铺月坛店店长贺媛丽描述了总书记在包子铺的几个片段:总书记一进门,直接站到排队点餐的顾客队尾,看到点餐台后的“透明厨房”,总书记颇有兴致地走上前去,看了看厨房里的工作环境,随即返身,走向队尾。当时店里人多,围在点餐台前的人更多。一旁的店员就向总书记建议先找座位坐下,让服务人员一会儿将包子端过去。“不用了,我自己端。”等到点的餐全齐了,总书记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餐盘,走到了十几米开外的就餐区。
就餐区的服务员史玲玉回忆,总书记端着餐盘来到就餐区,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一边吃饭,一边跟聚拢过来的顾客唠起了家常。他说,自己刚出去调研,还没吃午饭,顺便到这里吃点东西。[详细]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来到南锣鼓巷雨儿胡同,还先后走进两个四合院探访住户,与居民握手并询问生活情况。
玉河旁的雨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东不压桥胡同,是老北京的大杂院区。习近平沿着弯曲狭窄的通道,先后走进29号、30号大杂院,到王云凤、关世岳、吴爱霞、庄宝等4户居民家里察看,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他们工作怎么样、收入有多少、做饭烧什么、取暖怎么办、上厕所远不远?得知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在党和政府关心下有所改善,特别是做饭用上了煤气、取暖用上了电暖气,并且有关部门已经将这片大杂院区纳入了改造规划,习近平很高兴。他表示,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来就是想看看老街坊,听听大家对老城区改造的想法。老城区改造要回应不同愿望和要求,工作量很大,有关部门要把工作做深做细,大家要多理解多支持,共同帮助政府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听说总书记来了,居民们纷纷围上来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走上去同他们热情握手,祝他们生活越来越好。[详细]
相关阅读
(策划:“学习路上”工作室 本期组稿:高雷)
注:部分内容引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习近平的领导风格及特点》,作者文秀。
相关专题 |
· 学习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