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协商确定重点分工
中国共产党还和各民主党派协商,根据各个民主党派组织成员的历史情况,确定了各民主党派分工活动的主要范围和组织发展重点。即:民革主要是以原国民党员及在职的旧公务人员的中上层为主;民盟以文教界的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民建以工商业资本家及与工商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为主;民进以中小学教师和文化出版界人士为主;农工党以公职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为主;致公党是归国侨胞及与华侨有联系的人士;九三学社以科学技术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台盟是以祖国大陆的台湾省籍同胞为主。各民主党派原在国外以及港澳等地的分支组织停止活动。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民主党派继续前进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以后,各民主党派在总路线精神指引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实践和国家建设。
为迎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各民主党派纷纷组织各自的成员学习和讨论,并分别制定了自己的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智力库”的作用,为社会主义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李维汉同志指出,从1953年到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到来这一期间,在我党领导和帮助下,各民主党派为实现国家过渡时期的总任务,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主要作用可以归结为“参”、“代”、“监”、“改”四个方面:
1.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商、决定和执行。并且通过他们的基层组织,推动和帮助他们的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服务。
2.代表它们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和正当要求,协助国家适时地调整阶级关系,促进多党合作的发展。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民建和工商联密切联系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充分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中共和政府的采纳,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发展增加了助力,减少了阻力。
3.在国家和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对中共和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批评和建议,使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法令更加完善,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在领导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这是我党在过渡时期主动调整阶级关系,健全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成功的政策。
4.推动和帮助他们的成员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使绝大多数成员的社会主义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都有较大的提高。
所有这些工作,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 | ![]() |
相关专题 |
· 统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