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江蘇丹陽:借力優勢資源,實施“3D”工程,培養青年職業農民

——讓團旗插在田間地頭,讓工作暖在青年心頭

2014年09月25日10: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鄉鎮村、江蘇丹陽、服務青年、創新活動形式、農村“3D”工程、培養職業新農人

一、實施背景

據統計,2011年開始,我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27%。與此同時,農村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青壯年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的比重,農業收入佔農村家庭收入的比重,都降到了50%以下。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社會飛速發展,大量農村青年勞動力進城,丹陽如同其他城市一樣,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例如農業人口老化;農業技術人才缺乏;新生代農民工不願意返鄉務農;農村后備勞動力大多也不想務農、不愛務農、不願務農。今后誰來種地、怎樣種好地的問題困擾著很多的農村。這些問題都需要依靠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青年職業農民來解決。在培養青年職業農民的過程中,我們共青團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政治優勢和社會動員能力,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為開發農村青年人力資源、培養鄉土人才、鞏固黨執政的農村青年群眾基礎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措施

所謂“3D”工程,就是靠3個“動”,即以特色產業拉動、先進技術推動、優質服務聯動,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向培養優秀青年職業農民,使青年職業農民除了是生產者之外,還是農業先進科技的應用者、農業生產的投資者、農業經營的決策者、農業生產市場與自然風險的承擔者。

二、特色產業拉動

要培養真正的青年職業農民,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做什麼”。如今農業不再是傳統的守著一畝三分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李克強總理在常熟田娘米業專業合作社調研時指出適度規模經營、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是現代農業的有效載體。所以培養青年職業農民不能拘泥於傳統形式,要接地氣,將培養內容與地方主導特色產業緊密結合,以符合當地發展的特色農業產業為主導,以已經建團的合作社和鄉鎮團委為陣地,吸引新生代農民工和農村后備勞動力加入到青年職業農民的培養隊伍中來。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成功試點:吟春碧芽茶產業合作社和司徒鎮杏虎農業科技園項目。丹陽團市委將依托已有的成功典等開展活動、加大宣傳,轉變農村青年的錯誤思想,讓他們眼中的落后農業變成一種幸福的產業,吸引有志青年投身農業,成為新一代職業農民,獲得較高收入,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

三、先進技術推動

要投身現代農業生產,從普通青年農民成長為職業青年農民,就需要先進的專業知識支撐。但農村青年接觸外界的機會不多,專業的技術水平和實戰經驗還很缺乏。團組織要充分發揮學習陣地的作用、技術支持的紐帶作用,把外界先進的技術經驗帶進來,把優秀的青年農民帶出去。圍繞各鄉鎮、各村現代農業發展急需的關鍵技術、經營管理及市場信息等開展各類活動。目前在丹北鎮,我們已經開展與江蘇大學“校地共建”活動,正准備與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農業技術引進”合作項目,預計2014年底即可完成。利用高校的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組織專家隊伍採用定期送教下鄉、教師進村等青年農民易於接受的方式,把教育培訓辦進農村、辦進田間、辦進合作社和農業企業,實現就地就近培養,不離鄉、不離土,農民需要什麼學什麼,方便、快捷地讓農民接受教育培訓。同時組織想學習、想發展的青年農民參加各類培訓班,赴高校參觀學習,更直觀的感受現代農業的便利與高效。

四、優質服務聯動

“服務青年”是丹陽團市委今年的工作主題。青年職業農民培養工作要急青年所急,想青年所想。在資金扶持上,繼續推進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工作,要利用市農商行青年干部來團市委挂職的契機,盡量爭取對各類農業合作社和農業相關產業創業青年的資金扶持,為青年農民排憂解難,最大限度的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在政策支持上,不定期與農委、司法局等相關單位聯合開展義務知識講座,向青年農民宣講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同時為青年農民和鄉鎮農服中心牽線搭橋,形成一對一、一對多的長期結對關系,方便青年農民咨詢技術和政策,解決日常生產問題。

五、預期成效

借“3D”工程的實施,轉變農村青年對農業存在的偏見,留住農村青年勞動力,吸引、幫助、培養一批青年職業農民,保証當地農業發展后繼有人,使農村變為一個繁榮的社區,社區裡有一批年富力強的青年職業農民,讓凋敝的農業景象不斷繁榮起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