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街道城市社區、遼寧沈陽、服務青年、團組織凝聚力建設、支持發展青年社會組織、獲得組織資源、農民工團建
社區團組織是共青團與廣大青年聯系的橋梁與紐帶,是實現兩個全體青年目標的重要途徑,是社區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紅巾社區以堅持黨建帶團建和工團聯建為原則,創新青年農民工團建模式,確立了以屬地化管理為核心,以“十公開、十服務”為載體的全新的農民工團建模式,不斷加強團組織建設,推動和諧社區建設進程。
一、背景與起因
沈河區大南街道紅巾社區是80年代初期建設的老舊小區,地處繁華的五愛市場東面,佔地面積17.2萬平方米,現有居民樓54棟,商業網點240余戶,居民5774戶,人口15623人,流動人口3500余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人1135人,其中絕大部分是農民工青年。他們需要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的生活節奏,在日常生活之外,有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及服務需求。同時,現在城市的多元化結構,使農民工群體已不再是單純的流動人口,絕大部分已成為潛在的定居者,對社區的依賴與需求日漸增加,社區的建設也需要他們的參與,所以更好地組織、凝聚、及服務農民工青年是紅巾社區團建的重要工作。
二、做法與成效
(一)摸底調研,確立農民工團建的正確思路。
在團區委、街道團工委的指導下,社區通過走訪等形式對轄區內的青年進行了摸底調查,堅定了成立屬地化農民工團支部的信心。
紅巾社區所轄區域內的農民工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是農民工青年多。紅巾社區因臨近五愛市場,居住在社區的外來務工人員很多,佔到人口總數的近五分之一,其中絕大部分是青年人(35歲以下青年人1135人),而98%是農民工。第二是居住相對固定。居住在紅巾社區的農民工青年95%在五愛市場工作,5%在社區的餐飲服務企業工作﹔30%是舉家前來,居住在此最長的近10年,工作場所穩定使居住也相對固定。第三是農民工青年有需求。居住在社區的農民工青年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在茶余飯后他們有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和服務需求。這些農民工青年來自全國各地,脫離了原有的社會環境,因此他們有群體生活的需求。第四是社區建設的需要,社會的快速變革,使社區的人員構成多元化,這就要求我們改變思路,在現今農民工已不能簡單的定義為流動人口,他們絕大部分是潛在的定居者,對社區的各種需求在增加,同時社區的建設也離不開他們的參與。
(二)建立機制,推動農民工團建的全面展開。
堅持黨建帶團建、工團聯建,利用社區黨建、工建工作的先進經驗,以組織建設為龍頭,通過“特設”黨支部和社區“農民工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帶動社區農民工團建工作的全面發展。“外來人口黨支部”是社區在2009年針對出租戶多、農民工多的特點而設立的。通過這一有利契機,社區團委在今年組建了“農民工團支部”。農民工團支部設書記一名,宣傳委員一名,組織委員一名,全部由居住在社區的農民工組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團支部的各項制度。通過不斷的完善,社區農民工團支部正在逐步的走向成熟,為帶動沈河地區的農民工團建工作有序的展開作出了貢獻。
(三)豐富載體,履行農民工團建的服務職能。
農民工團支部成立后依托“農民工公共服務中心”這個服務陣地,確立了“十公開、十服務”的模式,本著以服務促建設,以服務促活躍的原則開展各項活動。切實以服務吸引、凝聚青年農民工。
我們對青年農民工公開了黨員服務站、娛樂健身設施、圖書閱覽室、衛生服務站、計生服務站、技能培訓基地、親情聊天室、“訴求直通車”、社區學校、志願者服務平台,為青年農民工提供黨員服務、便捷文體活動服務、免費借閱服務、醫療保健服務、優生優育服務、專業教育服務、溫馨便民服務、維權幫扶服務、社會實踐服務、互助志願服務。
在做好服務的同時,團支部還組織青年農民工參加社區開展的“迎七夕紅巾社區相思樹聯誼會”,現場有一對農民工青年成功牽手。與師大義務家教團共建,為農民工子女義務補習,受到廣大農民工家長的歡迎。在農民工團支部的帶動下,社區的農民工青年積極參加社區開展的各項活動,社區辦文藝晚會,他們獻歌獻舞﹔開運動會他們踴躍參加。
青年農民工姜艷春原居住在大南街154-26號樓,現在已搬到渾南的新房居住,但是他每天從五愛市場下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車在社區內轉一圈,按他的話說離不開紅巾社區,小區的路面有損壞的他馬上報社區維護,哪有安全隱患他第一個來通知社區,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安全員監督員”。向姜艷春這樣的民農工青年在紅巾社區可以找到許多。
三、主要啟示
農民工團支部的成立,進一步吸引和凝聚了許多的農民工青年,他們與居民一起共享社區的資源,融入到社區之中,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對於基層團組織而言,通過“十公開、十服務”的農民工團建新載體,增強了團組織的凝聚力,拓寬了團組織的工作視野和空間,鞏固和擴大了團建基礎。對於農民工青年來說,農民工團支部不僅為他們提供了生活上的便利,更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團員意識,在團組織的帶動和引領下,他們增強了對團組織的信任感和依賴感,也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最終回報社會、服務社會。通過“十公開、十服務”的農民工團建新載體的發展,紅巾社區的各項工作都得到了不斷推進和更好落實。
附:
“十公開、十服務”的具體內容:
(一)開放黨員、團員服務站,提供全方位服務。
1、接轉農民工黨團組織關系。
2、培養發展農民工加入黨團組織。
3、免費領取黨刊。
4、參加社區的黨課團課、黨員團員活動。
(二)開放娛樂健身設施,提供便捷文體活動服務。
1、吸納農民工參加社區的各種文藝團體(紅巾合唱團、評劇團、紅巾紅詩社、迪斯科隊、太極拳隊)等。
2、專業老師教授各種樂器及聲樂課程。
3、組織農民工參加社區開展的運動會、文藝演出等。
(三)開放圖書閱覽室,提供免費借閱服務。
1、一次可以借閱圖書5冊,限期30天,節假日順延。圖書館上午8點半-11點半,下午1點半-4點半開放,免費閱讀各種書籍。
(四)開放衛生服務站,提供醫療保健服務。
1、大南社區紅十字會醫院免費給農民工挂號、體檢、診查。
2、免費建立家庭健康檔案,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給予跟蹤指導。
3、定期邀請專家為農民工義診。
(五)開放計生服務站,提供優生優育服務。
1、為農民工婦女孕提供孕產期保健指導,新生兒喂養指導,避孕知識等指導。
2、為育齡婦女免費發放避孕藥具,葉酸。
3、為居住一年以上的農民工育齡婦女免費孕檢、環檢。
4、為貧困農民工、單親家庭、准爸爸、准媽媽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5、計生服務站定期走訪農民工的育齡婦女,並宣傳發放計生政策材料。
(六)開放技能培訓基地,提供專業教育服務。
1、免費提供家政、廚師、面點、美容、美發、建筑安全技術、電焊技術、磚瓦抺灰技能培訓指導,培訓結束考試合格者發專業合格証。
(七)開放親情聊天室,提供溫馨便民服務。
1、轄區內的農民工憑“一卡通”免費到社區聊天室通過視頻與家人進行溝通。
(八)開放“訴求直通車”,提供維權幫扶服務。
1、免費開展農民工法律方面相關知識和政策咨詢。
2、免費受理農民工法援案件申請受理。
3、定期組織開展農民工權益知識講座。
4、對社區因意外致困的農民工提供幫扶服務。
(九)開放社區學校,提供社會實踐服務。
1、社區學校在寒暑假期間吸納農民工子女參加,開展文化課補習、法制教育課程、各種安全知識講座等。
2、為農民工子女提供社會實踐課程。
(十)開放志願者服務平台,提供互助志願服務。
1、社區的各支志願者隊伍吸納農民工參加,參與社區的志願者評星活動。
2、各“特設”黨支部、團支部的責任崗、黨員義工對農民工開放服務,同時也吸納農民工認領責任崗。
相關專題 |
· 中國共青團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