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雲南玉溪元江縣羊街鄉:打造文化生力軍

2014年07月11日15: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鄉鎮村、雲南玉溪、團組織建設、打造組織品牌、打造傳承和保護文化生力軍、發揮傳統文化優勢

一、創新案例名稱

黨建帶團建 打造傳承和保護哈尼族棕扇舞文化的生力軍

二、創新主體名稱

共青團羊街鄉委員會

三、創新背景與起因

雲南省玉溪市羊街鄉位於滇中南部哀牢山區,元江縣東南部,距元江縣城46公裡。東西長17公裡,南北寬13公裡,總土地面積202.05公裡,總耕地面積24997畝,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600米。氣候呈立體﹔年平均氣溫17.5℃,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毫米。主要作物有烤煙、甘蔗、水稻、玉米、小麥等。下轄6個村民(社區)委員會,53個自然村,54個村民小組。2013年末,全鄉總人口18527余人,境內居住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漢族等民族,其中哈尼族是主要民族,佔全鄉總人口的87%。羊街各世居民族在社會主義民族大家庭中團結互助、相互融合、和諧相處,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時間的歲月裡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2011年5月23日國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元江縣哈尼族棕扇舞為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羊街鄉是元江縣哈尼族“棕扇舞”申報的主要發起者,羊街故有了“棕扇舞”之鄉的美譽。近年來,羊街鄉黨委、政府按照雲南省委“民族文化強省”、玉溪市委“文化和市”的戰略部署和元江縣委挖掘、弘揚優秀民族民間文化的要求,立足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把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同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緊密結合起來,圍繞“棕扇舞”傳承與保護抓黨建,抓好黨建促進“棕扇舞”傳承與保護,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積極探索出一條集挖掘和整理、創新、發展為一體的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之路。

黨有號召,團有行動。自2011年全鄉開展民族文化傳承保護活動以來,羊街鄉團委積極響應鄉黨委的號召,以中小學黨支部牽頭,在中小學開設“哈尼族棕扇舞傳承與保護”課堂,利用團員、少先隊活動日廣泛開展棕扇舞傳承保護教育活動,在傳承保護民族文化活動中強化對法律法規、民族和宗教政策的宣傳,增強青少年愛黨愛國愛家鄉情懷,使青年人從小樹立傳承與保護“棕扇舞”意識,讓中小學生成長為“棕扇舞”傳承與保護的生力軍。

羊街鄉下設1個團委,1個中學團總支和6個村(社區)團總支,共有團員青年人335人。鄉團委深入開展哈尼族“棕扇舞”傳承和保護創新基層團建工作基於以下考慮:

一是團的基層組織是團建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上級黨委、團委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發揮著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的重要作用。因此,農村基層團的建設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以改革創新為切入點,以民族文化為突破口,增強團建工作的針對性,不斷夯實團在農村的吸引力,進一步凝聚青年。

二是加強農村團的建設需要與民族地區實際相結合,要能突顯民族特色,使團建有活力。要充分依托羊街鄉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用民族文化創新推進團建創新,切實讓少數民族青年聽到黨的聲音、聽懂黨的政策、體會到黨的溫暖,從而實現以文化活力激發團建活力,以團建活力促進文化繁榮,以文化繁榮引領民族發展,以民族發展保障民族團結,以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厚的民族文化氣息感染青年、教育青年、引導青年。

三是農村基層團建創新應以當地民族特色為突破點。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民族文化活動逐漸盛行,哈尼族人民尤其喜歡歌舞,男女老少在農閑期間、傳統節日、習俗活動中都會自發組織和踴躍參與歌舞娛樂,外地游客無不稱贊羊街是歌舞的海洋。而哈尼族“棕扇舞”正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符合了廣大人民的喜好,有著極其深厚的群眾基礎。

四、主要做法

為進一步推進民族地區基層團建工作,在鄉黨委的帶領下,鄉團委把開展民族文化創新基層團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強化宣傳,為開展民族文化創新基層團建工作提供輿論環境。

以黨建帶團建為抓手,讓哈尼族“棕扇舞”走進中小學課堂。羊街鄉團委利用民族民間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要求中小學以班會、隊會及課間活動為載體,以繼承和弘揚民族民間文化為契機,以搶救和挖掘民族民間文化為目標。在中小學黨支部的牽頭下,在中小學開設“哈尼族棕扇舞傳承與保護”課堂,讓民族民間文化真正進入課堂,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陶冶了情操、培養了技能,多方面激發少年兒童熱愛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熱情,弘揚和傳承了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努力打造民族文化進校園示范性學校。在鄉團委的支持下,羊街中小學教師集思廣益,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老師們在傳統棕扇舞基礎上,經過創新,加入現代音樂元素,自發創作適合中小學生特點的棕扇舞音樂,編定了“棕扇舞課間操”(分中學、小學兩種),且學校的課間操形式也創新為逢周一、周三、周五跳哈尼族“棕扇舞”逢周二、周四做廣播體操的形式,受到中小學生的歡迎,目前,羊街鄉中小學棕扇舞課間操已在全鄉范圍內全面推廣既增強了青少年愛國愛黨愛團愛家鄉情懷,使青年人從小樹立傳承與保護“棕扇舞”意識,讓中小學生真正成長為“棕扇舞”傳承與保護的生力軍。

2012年,第七屆國際哈尼阿卡學術研討會在元江召開,並在羊街鄉垤霞村委會尼果上寨“迷都普思”廣場舉行了民俗考察表演,羊街中小學棕扇舞文藝表演隊也參加了民族課間操的表演,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好評,棕扇舞民族課間操也被刻制成光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接觸和了解哈尼族棕扇舞文化。

與團內隊建活動相結合,為“棕扇舞”傳承與保護建設一支隊伍。在中小學,結合五四青年節、少先隊建隊日等團組織活動,開展“棕扇舞”傳承與保護系列活動,逐步把青少年培養成“棕扇舞”愛好者,把有文藝特長的青少年培養成“棕扇舞”傳承先鋒,羊街中小學已分別成立了棕扇舞學生表演隊﹔在農村,把有文藝特長的農村團員青年培養成“棕扇舞”傳承骨干﹔把優秀的團員青年文藝骨干培養成黨支部書記。同時,利用新農村文藝匯演的機會,舉辦哈尼族樂器、民歌民舞傳承人培訓班,為基層培養一批民族文化人才,努力建設一支優秀的“棕扇舞”傳承隊伍。從學校延伸到農村,充分發揮村庄、學校的聚焦效應、輻射功能和帶動作用,在全鄉各村(社區)建立棕扇舞傳承保護隊,建造萬人棕扇舞大舞台,帶動越來越多的群眾一起跳棕扇舞,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使得棕扇舞傳承和保護的隊伍不斷壯大和發展起來。

以民族節慶日為契機,開展“棕扇舞”傳承與保護系列活動。充分發揮基層團組織的核心作用,認真挖掘少數民族文化內涵,精心創作民族文化與團建相融合的民族文藝精品,整合鄉村組三級團建資源,抓住少數民族群眾能歌善舞的特點,積極開展“服務三農”文化下村活動。由鄉文化事務中心組織文藝隊伍編排“團建在農村”等系列棕扇舞,將黨的方針路線、國家惠農支農強農等一系列政策融入棕扇舞中,利用哈尼十月年、苦扎扎節、新米節等重大民族節慶日進行表演,使廣大農村青年和群眾直觀地看到、聽到黨建、團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積極支持黨建和團建工作的開展,達到抓好民族文化建設就抓好團建的效果。從而使團建工作與棕扇舞有機結合起來,貫穿始終,在展現各族群眾積極健康向上精神風貌的同時,不斷增強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新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