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1945.8至1949.9) 

2013年12月20日10:38   來源:山西統一戰線

 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而斗爭

中國共產黨關於“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 重慶談判

(一)中國共產黨關於“和平、民主、團結”的方針

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向何處去?是建立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新民主主義國家呢?還是建立一個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專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這場關系著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復雜斗爭,在當時表現為蔣介石要篡奪抗戰勝利果實和共產黨反對蔣介石篡奪勝利果實的斗爭。國民黨統治集團企圖壟斷受降權、搶奪勝利果實、重建法西斯專政的陰謀和行徑,遭到中國共產黨的堅決反對。飽受戰爭災難的中國人民強烈要求和平民主,醫治戰爭創傷,重建家園,中間勢力和各民主黨派紛紛呼吁和平。蔣介石雖早在抗戰結束前的5月定下了“消滅共產黨”、挑起內戰的方針,但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國際輿論也不贊同﹔更因兵力分散,一時難以集中,發動內戰尚需足夠的時間准備。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為了欺騙人民,爭取時間准備發動內戰,在美國的支持下,於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連續3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進行和平談判,“共同商討”“目前各種重要問題”。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如果毛澤東不來,他就說共產黨拒絕和平談判,把內戰的責任推到共產黨身上﹔如果來了,則可以利用“和平談判”來麻痺共產黨,誘使它交出軍隊和解放區,還可以爭取時間,調兵遣將,部署內戰。

中共中央收到蔣介石的三封電報后,於8月23日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同國民黨進行談判的問題。會議確定的談判方針是:依靠人民力量,對蔣採取“蔣反我亦反,蔣停我亦停”,針鋒相對,堅持有理、有利、有節,以斗爭求團結,給蔣介石“洗臉”,而不是“砍他的頭”,迫使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人民的意願,實行一定的政治改革,以維護國內和平,逐步實現政治民主化。8月25日,中共中央發表了《對目前時局的宣言》。《宣言》針對蔣介石“內戰、獨裁、分裂”的陰謀,明確提出了“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以代替過去提出的“抗戰、團結、進步”三大口號。這是中共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的要求,充分表達全國人民的迫切願望和利益的方針。

《宣言》首先提出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勝利后所面臨的重大任務:鞏固國內團結,保証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一,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宣言》提出:為了實現和平、民主的局面,“要求國民政府立即實行若干緊急措施”:(1)承認中國解放區的民選政府和抗日軍隊,撤退包圍與進攻解放區的軍隊﹔(2)劃定八路軍、新四軍及華南抗日縱隊接受日本投降的地區,並給與他們以參加處置日偽的一切工作權利﹔(3)嚴懲漢奸,解散偽軍﹔(4)公平合理地整編軍隊,救濟難胞,減輕賦稅﹔(5)承認各黨派的合法地位,取消一切妨礙人民集會、結社、言論、出版自由的法令,取消特務機關,釋放愛國政治犯﹔(6)立即召開各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物會議,商討抗戰結束后的各項重大問題,制定民主的施政綱領,結束訓政,成立舉國一致的民主的聯合政府,並籌備普選的國民大會。《宣言》表示:“願意與中國國民黨及其他民主黨派,努力求得協議,以期各項緊急問題得到迅速的解決,並長期團結一致,徹底實現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宣言》最后號召:“我們必須堅持和平、民主、團結,為獨立自由與富強的新中國而奮斗!”

(二)重慶談判

中共中央在8月23日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決定先派遣周恩來前往重慶,毛澤東隨后再去﹔毛澤東去重慶談判期間,由劉少奇代理黨中央主席職務。25日,中央政治局再次研究毛澤東赴重慶的問題,經反復權衡利弊,決定同意毛澤東赴渝談判,這樣可以取得全部的主動權。8月26日,新華社發布消息,宣布由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組成的中共代表團即將赴重慶談判。8月28日,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在赫爾利(美國駐華特使)和張治中的陪同下抵渝,受到重慶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各民主黨派領導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都前去機場迎接中共代表團。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親赴重慶的壯舉,引起舉國歡騰,中外稱慶,使許多人進一步認清了中國共產黨謀求和平的真誠願望,受到輿論的熱烈贊譽。重慶談判從8月29日開始,到10月10日簽署會議紀要即《雙十協定》,為期43天。在此期間,蔣介石與毛澤東九次會見,進行直接談判,周恩來、王若飛與國民黨代表王世杰、張群、張治中、邵力子舉行十多次談判。整個談判可說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由於中共代表團是有備而來,在談判中把原則的堅定性和策略的靈活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對國民黨的無理要求予以堅決拒絕,同時也在不損害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在某些方面作出讓步,從而爭取了主動,贏得了全國人民與社會各界的支持,使以蔣介石為首的頑固派日益陷於孤立、被動。10月5日,雙方代表討論了由周恩來起草的《國民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議紀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分享到:
(責編:閆妍)
相關專題
· 統戰百科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