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統一戰線(1945.8至1949.9) 【17】

2013年12月20日10:38   來源:山西統一戰線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協籌備會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周恩來關於《新政協籌備會組織條例》(草案)的說明。通過了《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關於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的單位及其代表名額的規定》和新政協籌備會常務委員名單。常委會推選毛澤東為主任,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任,李維漢為秘書長(8月下旬,由於李維漢跌傷,由林伯渠代理該職)。在常委會領導下,設立六個小組:第一組負責擬定參加新政協的單位及代表名額和名單,組長李維漢﹔第二組負責起草新政協組織法,組長譚平山﹔第三組負責起草新政協共同綱領,組長周恩來﹔第四組負責擬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方案、起草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組長董必武﹔第五組負責起草新政協會議宣言,組長郭沫若﹔第六組負責擬定國旗、國徽、國歌方案,組長馬敘倫。

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各項准備工作於9月初完成。9月17日,新政協籌備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並基本通過新政協各項文件草案。會議決定將即將召開的新政協會議定名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勝利召開,新中國誕生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召開。會議代表共662人,全體代表推選出毛澤東等89人組成大會主席團。主席團推舉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李濟深、張瀾、沈鈞儒、譚平山、蔡廷鍇、章伯鈞、黃炎培、馬敘倫、馬寅初、郭沫若等3l人,組成主席團常委會,林伯渠任大會秘書長。

中共中央主席、新政協籌備委員會主任毛澤東主持開會並致開幕詞。毛澤東庄嚴宣告:“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周恩來作了關於起草共同綱領草案的報告。9月27日,人民政協全體會議一致通過了四項決議案:(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都定於北平,改名為北京﹔(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採用公元,當年為1949年﹔(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正式制定以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五星紅旗,象征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會議經過充分的民主協商,於27日和29日先后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關於選舉中國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規定》等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文件。

9月30日,人民政協全體會議進行了兩項選舉:

(1)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周恩來、陳毅等56人為委員,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2)選舉以毛澤東為主席的由180人組成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10月9日,由政協全國委員會選舉產生毛澤東為第一屆人民政協主席,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為副主席,李維漢為秘書長),在選舉之后,會議還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宣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通過《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致敬電》,通過豎立為國犧牲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定和紀念碑碑文,並在會議閉幕后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當日由朱德副主席致閉幕詞,大會宣告勝利閉幕。

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正副主席及全體委員宣布就職,一致決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會議推選林伯渠為政府秘書長,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羅榮桓為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

10月1日下午,在首都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人群、旗幟、彩綢、鮮花和彩燈,匯成了喜慶、歡樂的海洋。毛澤東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親手升起了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並庄嚴地向全中國和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她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由全國人民長期共同奮斗的結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偉大勝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取得的偉大勝利,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偉大勝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分享到:
(責編:閆妍)
相關專題
· 統戰百科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