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和書記,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習近平同志與干部群眾打成一片,走遍了全縣每一個村。他深入調研,實事求是,敢於擔當,銳意改革,廣攬英才,心系人民,端正黨風,謀劃發展,使正定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冀中平原農業縣趕上時代大潮,煥發出勃勃生機活力。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書寫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詩篇。習近平同志后來深情地說,“正定是我從政起步的地方”。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習近平同志任河北省正定縣委副書記和書記,在正定工作了三年多。習近平同志與干部群眾打成一片,走遍了全縣每一個村。他深入調研,實事求是,敢於擔當,銳意改革,廣攬英才,心系人民,端正黨風,謀劃發展,使正定這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冀中平原農業縣趕上時代大潮,煥發出勃勃生機活力。 他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書寫了一部激情洋溢的青春感人詩篇。…[詳細]
那個時候,正定的條件很艱苦,縣委、縣政府都沒有洗澡的地方。近平是縣委書記,完全可以到招待所去洗澡,但他不搞這種特殊化,他一向都很嚴格自律。…[詳細]
近平離開正定這麼多年,一直到今天,正定的老百姓一提起他,還和30多年前一樣,稱呼他“習書記”。他幾次回正定,不管是干部,還是工人、農民,見到他都叫他“習書記”。干部記著他,老百姓記著他,在正定人民的心目中,他一直都是我們正定的縣委書記,是永不卸任的縣委書記。…[詳細]
習書記熱愛學習,但他並不拘泥於書本。他很注重向實踐學習,通過調查研究來獲取更多的知識和經驗。他和老農談,和干部談,平易近人,我從沒見他發過脾氣。…[詳細]
“習近平這個人不簡單,一個縣委書記,居然有這麼長遠的戰略眼光,這可是一個棟梁之才!”現在大家常說:習近平同志當縣委書記時就被認為是棟梁之才。…[詳細]
在絕大多數時候,考量一個官員能不能升遷,往往不是老百姓,而是他的政績。習近平同志在可以表現政績的時候卻不要政績,而是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詳細]
習書記親自帶隊到南方改革開放前沿地區考察,然后召開全縣干部動員大會,講形勢、談發展、繪藍圖、論人才,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通過相互交流,形成全縣共識。可以說,習書記制定“人才九條”的過程,也是正定解放思想、促進改革的過程。…[詳細]
習書記對正定的熱愛,對他過去上山下鄉插隊的梁家河的熱愛,就是他對祖國對人民熱愛的一個反映。一個干部有著對祖國和人民發自內心的熱愛,他才會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有這麼深厚的感情。…[詳細]
本來,習書記可以享受這種生活,衣食無憂,工作穩定。但他說自己在這種安逸的生活裡,總覺得“文革”時期的那種荒謬和殘酷雖然已經過去了,卻並不遙遠,這個國家百廢待興,仍然需要變革,仍然需要有擔當的人負起責任來。唯有如此,“文革”那樣的日子才不會重演。所以,習書記就要求下到縣裡,為基層的老百姓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雖然辛苦,卻也心甘情願。…[詳細]
我們有過很多交流,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近平同志多次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我早已是以身許國了。”這是我們在一塊的時候,他對我說的掏心窩子的話。…[詳細]
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生活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與正定人民朝夕相處,為經濟發展和人民幸福嘔心瀝血,他用心血和汗水,在正定大地上書寫出了一部青春無悔的感人詩篇。實踐証明,他愛自己的第二故鄉,愛這裡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勤勞的人民。…[詳細]
十多平米的一間平房,一張三屜桌、一個文件櫃、兩條凳子,一張床板、一個臉盆架、一個暖水瓶、一個電燈泡,這便是他辦公室兼宿舍的全部裝備。大院的晚上,最后滅燈的總是他那扇窗戶。…[詳細]
他平時很少戴帽子,冬天冷或春秋刮大風的時候,戴一頂很平常的軍便帽。至於褲子和鞋,也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可以說,習書記穿的戴的,沒有一件是“高級貨”,他什麼時候都是和我們老百姓一樣的穿著打扮。…[詳細]
我們這一批年輕干部,受到習書記很深刻的影響。從我個人講,當時作為團干部,從心裡受到習書記一言一行的感召,可以說對我一生的影響特別深刻。…[詳細]
習書記特別平易近人,跟平常人一樣。有時候,咱老百姓說縣委書記來了,覺得是個挺大的官,管著幾十萬人,事情那麼多,所以就不願意給領導添麻煩。但習書記為群眾辦事,就不怕麻煩,他到你這兒視察,不是走過場,而是想給你辦實事。…[詳細]
習書記不僅來我們廠裡幾次,幫助我們,指導我們,而且一直關注和關心著我們廠子的發展。這樣的領導,這樣認真做工作,我們群眾對他就是一個字──服!…[詳細]
2013年7月11日,習總書記再次來到塔元庄村視察。他看了村裡的變化,高興地說:“沒想到你們變化這麼大,沒想到你們變化這麼快!”…[詳細]
西兆通鎮位於石家庄東北部,原屬正定縣,2001年劃歸石家庄市長安區,現在是石家庄的商貿新城。習近平總書記上世紀80年代在正定縣工作期間,多次到西兆通調研指導工作,給當地干部群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