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5日08: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五)住房权
中国政府在通过发展商品房市场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同时,继续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满足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2009年至2012年,中央政府对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安排补助资金超过4500亿元,全国累计开工建设2900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1700多万套。同时,全国有近50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政府发放的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010年至2012年,中国政府累计安排689.72亿元补助资金,支持950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
近年来,中国政府完善征地拆迁制度措施,规范征地拆迁行为,严格征地拆迁程序,严禁非法拆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六)受教育权
2010年,中国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08年至2011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由10450亿增加到18587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31%增加到3.93%。2011年,中国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在学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投入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显著改善了教育不均衡状况。中国已建立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8000万人次,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2011年秋季,国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为3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现有1393.87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约9.7%,其中80.2%在公办学校就读。中国政府将采取允许他们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措施,逐步解决该人群在城镇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继续升学的问题。此外,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残疾人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七)文化权
2009年以来,中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并实行向西部地区、基层、弱势群体等倾斜政策。截至2011年底,省级美术馆已经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各级群众文化机构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仅2011年就举办展览10.78万场,组织文艺活动62.06万次,举办各类训练班近34万次。全国文化志愿服务蓬勃兴起,极大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