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中国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交的《国家人权报告》

2013年09月25日08:3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工作权

2008年至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87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府及时出台援助企业、稳定岗位政策,扩大和稳定就业,特别是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帮助农民工提高技能,实现就业创业。政府制定并实施《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这是中国首部国家级促进就业专项规划。

中国已形成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体系框架。颁布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制定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规定等法规。目前,已建成1737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2008年以来,全国各级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案件602.3万件,仲裁结案率保持在90%左右。普遍建立最低工资正常调整机制。2012年已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为20.2%。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建立,职工工资随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劳动保障监察制度和工作机制,全国共建立劳动保障监察机构3291个。

进一步修改、完善了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监察和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与2009年相比,2012年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下降13.5%。

截至2012年底,全国2.8亿职工参加了工会组织,其中农民工会员1.05亿人。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达289.9万家,覆盖职工1.44亿人,共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组织1.7万个。

(四)社会保障权

过去4年,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积极成效。

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明确了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于2012年实现制度全覆盖,比原计划提前8年。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4.84亿,其中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1.31亿。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从2009年的1225元提高到2012年的1721元。全民基本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各项医疗保险制度参保超过13亿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政策不断完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901亿人,比2008年底增加37.9%。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截至2012年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人数分别为2142.5万人和5341万人,低保资金支出达到1392.3亿元,比2009年增长64.7%。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