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全國基層團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奉獻之心”——將志願服務意識融入心育團課的創新舉措

2014年10月16日17: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奉獻之心”——將志願服務意識融入心育團課的創新舉措

關鍵詞:中學中職,江蘇南京,引導青年,激發組織活力,《學會付出收獲幸福》創新團課,奉獻之心

背景與起因:

在這個志願者處處可見的時代,做公益似乎是許多人熱衷的事,這是很好的現象,然而在我一次次志願活動招募志願者的過程中,盡管報名是很踴躍的,我組織的活動永遠不乏志願者的參與,但我卻聽到一些這樣的聲音:“我給你報了名了,你多參加些這樣的活動,多去鍛煉鍛煉好!”來自一位家長﹔“周日的活動我報名了,你跟我一起去吧,混個時長也好啊!”來自一名初二的注冊志願者﹔“上次是去打掃衛生,太累,這次不一樣,去火車站,肯定很好玩,走,一起去吧!”來自一名初一的注冊志願者……這樣的聲音在熱情參加志願活動的志願者們中聽起來那麼不和諧,可是這樣的想法確實存在,而且一定不僅僅是個別人的想法。因為,自從去年我們團委制定了入團新規,將志願服務時長列入入團參考條件后,就出現了有老師讓學生幫忙做事,學生第一個提出的問題就是“算不算時長”這種現象。於是,在每次風風火火的志願活動背后,在高大上的電視台報道和採訪過后,我不禁思考,我們為什麼要做志願者?學生們為什麼要參加這些志願活動?有多少同學其實僅僅是為了鍛煉、為了時長、為了好玩而去做公益?

與此同時,團委工作還有一個問題讓我困惑,就是團課,在團委成立之前,作為團支部書記我從事了四年的團課開展與團員發展,我的團課一直是嚴格以團史、團旗團徽、團歌與團員義務權利為內容,加入我的一些拓展,重在讓學生了解共青團,積極加入共青團,但是短短兩三個課時的團課,講完了必講的內容,學生只是學到了必會的團知識,很少真正觸動心靈,從內心學到一些東西,所以團委成立后,我一直在計劃改進團課內容與模式,希望團課能更深刻地成為積極分子們思想和心靈成長的契機。

做法與對策:

於是,我嘗試把這兩個問題結合起來一並解決,通過一節叩問內心的團課來引領學生們思想和心靈的成長。而我設計的這節九初特色團課就以“奉獻之心”為主線,課題名稱就叫做《學會付出,收獲幸福》。

這節團課分為十個板塊:

第一板塊:心靈體驗

團課從游戲穿越“亂石崗”開始,請一位同學幫助一位蒙眼的同學穿過凌亂的課桌.緊接著採訪參與游戲的兩位同學,分享了他們助人與受助的感受。

助人者多半都會提到有一種緊張感,因為要對受助人負責,不讓他受到傷害,而成功后又會特別有成就感,覺得自己成為了別人的眼睛,幫助別人解決的了難題,很開心。受助者多半會感到自己有依賴感,看不到很無助,有人幫助讓他感到很欣慰,很安全,也很依賴,他很感謝同學的幫助。

第二板塊:心海拾貝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有印象深刻的助人和受助的經歷,和大家一起分享。由於每一期團課都是每個班的部分同學匯聚都一起,大家彼此比較陌生,所以一開始不可能會有很熱烈的發言氣氛,於是我在課前拍攝採訪了兩名志願者,在這一板塊先播放他們的助人與受助的經歷和感想,有的團員甚至和他們是同班的,很熟悉,於是積極性就上來了,這樣就有更多人願意去思考,去分享。所以第一板塊的游戲僅兩個人參與,但全員關注,而第二板塊大家就都有機會發言,這節團課也就越來越讓學員們有參與感和主體感了。

第三板塊:心之評判

一個對比鮮明的助人小故事(如圖),讓同學們去判斷去分析。在同學們的分析之后,幻燈片上打出了大家基本一致的看法,同學們都能明辨是非,但是這個看似容易的判斷題已經讓不少曾經有過虛榮心、有過私心的同學們開始觸動心弦了。

第四板塊:心之軌跡

伴著清溪般純淨的音樂聲,我讓同學們閉上眼睛,問自己:“我們為什麼幫助別人?”此時許多同學的內心被問住了,是啊,我們為什麼幫助別人,平時真的很少去想這個問題,而即便想過,也是在內心,在於做事好像總要圖些什麼,在於做件事總得有個目的……

於是,我作為那個內心的旁白,輕輕地緩緩地繼續叩問內心:

“為了別人的感謝?

為了自己的形象?

為了顯示自己的能力?

為了得到表揚?

為了心裡的安慰?

還是,為了幫助別人,為了被幫助的人!”

我能看到同學們從皺眉的思考到最后釋然的樣子,也許我說的那些答案並不會被所有人接納或贊同,但誰又能保証完全沒有過上面的想法呢?並不是有這些想法就是錯,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而我要引導的,是喚醒孩子們內心的那份單純,不被物質世界所侵蝕的那份單純。

此時,我請孩子們睜開眼睛,我引用了歌德的話作了個簡短的總結:“評論一個人的品性好與壞,是在四下無人的情況下你的所作所為這才是你真正的品性。”我希望孩子們保持一顆最純淨的心,去嘗試真正的助人,用最單純的奉獻之心去助人,只是為了那個被幫助的人,這樣才會感受到助人所帶來的幸福與快樂!

第五板塊:心之互助

沉寂過后,要讓凝重的氣氛活躍起來,我以兩張圖片為示范,讓學員們互相幫助,彼此放鬆一下。

在心之互助板塊,每一位學員們都體會了一次互助,互相捏肩捶背,幫助同學放鬆,互助過后,他們很高興的談論了自己的感受,覺得自己不僅能給別人帶來放鬆,還能讓大家很快樂。

第六板塊:心境思索

我為大家准備了“長筷子”這個神話故事,不過一百多人的課堂,總有學員聽過,所以可以由學員給大家講:

“傳說中,天堂和地獄其實都有著美味佳肴提供給大家,都要求大家要用一米長的筷子去吃,不能用手抓或其他餐具,於是地獄裡的那些自私的人拼了命的想用筷子把美味夾到自己嘴裡,卻怎麼也做不到,大家餓著肚子對著一堆美味,隻能在爭吵和抱怨聲中度過﹔而天堂善良的人們卻用長筷子盡情的品嘗著美味,頓頓吃香吃飽,你們知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嗎?假如你有一雙長筷子,你會怎麼做呢?”

有同學很快就想到了:“他們沒法把食物喂到自己的嘴裡,卻可以把食物喂給別人,大家互相幫助,都能吃飽!”

第八板塊:心靈之約

這個板塊是讓學員們與遠在尖角營校區的初三團員們對話的一個契機,也是讓同學們聽聽志願者們心聲的一次相約,更是對我們開展過的志願活動的一次介紹和推廣,在課堂上,通過短片,了解志願活動,聆聽團員們的心聲。

在聆聽了團員志願者們的心聲之后,我又繼續介紹了一些近期的志願活動,如:

在場有的同學已注冊了志願者,甚至有的同學參加了我講到的活動,他們很積極地向大家講述了當時的情況,和他們的一些感受。

第九板塊:心谷回音

我鼓勵大家加入到志願者隊伍裡來,為更多的人服務,作出自己的貢獻,體會奉獻的幸福,也激勵大家早日加入共青團這個充滿了奉獻精神的溫馨組織。

在這次團課后,同學們就可以按要求注冊志願者,而此時的報名,我相信,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想為別人做一些事。

此時,再給學員介紹團員的權利、義務,已是水到渠成。

第十板塊:心傳暖意

我播放了一段平凡而萬分感人的視頻《倍暖人心的俄羅斯行車記錄儀視頻》,作為這節團課的結束。

以上圖片都是我這節心育團課的課件截圖和課堂實錄,這節課在2013年玄武區“神聖一課”黨團優質課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而這節團課至今已在每一期團課中推廣,內容在不斷更新,而每一期學員對這節課的喜愛是溢於言表的。

成效、創新與反思:

創新團課得到了黨組織的肯定,學員們的喜愛。本節團課已經在三期團校學習中開展,每期參與團課學習的積極分子一百三十人左右。此創新團課還參加了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團工委組織的“神聖一課”黨團優質課評比獲得了二等獎。團委學生委員及部分團支書參與了團課中採訪的錄制,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學弟學妹們交流經驗,他們感到很高興。

本節團課在內容上一改往日的團史、團章的學習,而以 “奉獻之心”為主線,將團章內容融入其中,引導團員提高志願服務意識。形式上,以心育課形式,重體驗,重活動,重思考,而不是常規團課的講授教學模式。活動流程上一環扣一環,每一個板塊的設置順序都遵循學員的心理發展,跌宕起伏,有喜有悲有思考,緊緊吸引學員的注意力和興趣所在。活動方式多樣,結合視頻互動,開展游戲、討論,甚至靜心思考。活動的創新理念就是要讓團課成為學員喜愛並且深入人心讓學員有所觸動的課。而師生共同探討,甚至團員志願者通過留言、視頻與學員互動,傳遞奉獻之心的方式,讓團課不僅限於課堂,不局限於學員,讓團課擴展到更廣闊的空間,在有限的時間和場地帶給學員更多的經驗與思考。創新團課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拍攝制作短片增進團員志願者與學員的交流,讓團課更生動,讓內容更真實。

一節團課的時間往往就是一個中午,一個小時左右,這麼短的時間也許改變不了太多,但是在一節團課上淨化一次心靈,去想一些平時一直存在卻沒有想過的問題,讓自己的思想更單純,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最簡單的快樂。這節課我並沒有問一句“我們為什麼要做志願者?”但整課跟著我這樣走下來,學生會很明確為什麼加入志願者的行列,從這個課堂上走出去的學員,他們還會在彼此間以“為了玩”“為了時長”去報名志願服務嗎?我所看到的,是我在招募暑期迎青奧城市治理活動志願者時孩子們的踴躍報名,家長們的支持。2014年7月18日,正是高溫,清理打掃工作很臟很累,沒有一個孩子有怨言,有一個組打掃得太認真,留到了很晚才走,他們覺得幫居民把樓道打掃干淨他們很開心,經過的居民都很感謝他們,還讓他們早點回去,別太辛苦,可他們干得很有成就感,都不覺得苦了。

創新舉措的延伸(解決新的問題):

團課是團委對入團積極分子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很好的平台,這次將志願服務意識融入心育團課的創新舉措讓我意識到,利用好這個課堂可以讓團課起到意想不到的心育效果,也讓學員們不再覺得團課枯燥,讓學員們喜愛團課。那麼針對初三的入團積極分子,團課次數因學業繁重而減少,那麼精簡的團課就更不能白上,不能走形式,要讓學員真正有收獲。而《學會付出,收獲幸福》已不適合他們這個時段,他們沒有多余的時間參加豐富的志願活動,所以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我將繼續創新,設計一節關於夢想的團課,中考夢,共青夢,中國夢……引領學員們在這個人生轉折點上去追夢,這將是我團課設計的又一次創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