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縣區、山東東營、組織青年,引導青年、創新活動形式、三送活動、“1+n”立體聯建新模式
共青團東營區委緊緊圍繞東營區“項目服務年”“項目推進年”的總體部署,本著“青年在哪裡,團組織就建在哪裡﹔社會怎樣使青年聚集,就用怎樣的方式建立團組織”的要求,深入實施“重點工程團旗飄,青春建功展風採”工地團建活動,創新開展非公企業團建工作,以全區重點工程項目的建筑工地為載體,積極探索推行“工地團建”新模式,通過健全機構、完善機制、豐富載體三個方面的典型帶動,循序漸進地推進團建工作。
一、深入調研,摸清底數,努力構建工地團組織格局
目前,東營區轄區內建筑工地多達150余處,務工人員2.7萬人,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人佔45%以上。針對這一現狀,團區委積極與區住房與城鄉建設局和重點工程項目總指揮部取得聯系,深入各個項目工地實地調查,通過企業咨詢、青年座談等多種形式征集意見建議,著重摸清重點工程項目的實施現狀、摸清工地青年年齡結構及其需求,在此基礎之上反復論証工地團建可行性,在最大程度取得項目負責人支持后,決定採取單獨、聯合、挂靠等形式,因地制宜、靈活多樣地設置團的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重點工程項目工地團建工作穩步開展。截至目前,團區委已在全區范圍內培養了12個重點工程項目工地團組織,並將科瑞科技樓、兒童樂園等15個重點工程項目列如下一批團組織培養成立計劃。
二、理清思路,創新模式,建立服務青年長效機制
東營團區委針對全區項目工地工期短任務重、人員流動性大、與外界接觸少等特點,在12家工地團組織成立初期,聯合相關職能部門多次召開研究會議,破解制約工地團建發展的瓶頸問題,積極探索適合工地團組織運營的最佳模式。一是組織聯建,創新設立“1+n”立體聯建新模式,通過新建工地團組織與鎮街團組織、區直團組織、工地沿線學校(社區)團組織、有關協會等多方結對聯建,整合資源、互補優勢,實現工地團組織與聯建團組織共贏發展。二是資源共享,針對每個工地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在人力物力等資源上相互關聯這一特點,團區委將各方青年吸納到工地團組織中,通過豐富多彩的團日活動,充分調動大家參與熱情,繼而帶動所在部門參與到工地團組織的各項工作中來。三是指導幫扶,制定並出台了團干部聯系點制度,選派優秀團干部定期到工地團支部“指導工作”,通過個別走訪、召開工作座談會等方式,征集工地青年們的意願訴求,聯系團組織負責人研究解決措施,安排部署下一階段工作等。
三、精心組織,豐富載體,積極推動團組織健康成長
工地團組織建立以后,團區委聯合衛生、教育、住建、文體等部門多次召集各團組織負責人座談交流,精心設計團建活動載體,排定全年活動計劃,確保了團組織的建立不流於形式,不走過場,提升了團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一是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工人免費健康查體行動。團東營區委密切關注我區重點項目工地外來務工人員健康情況,與區愛衛辦、新區醫院聯合組織醫療志願者來到史口鎮新型農民居住二期工程項目工地,開展“送溫暖 獻愛心”關注工地工人健康查體志願服務活動,免費為60余名工人查體。
二是開展“送清涼、提效率”群團組織走基層行動。團東營區委為勝園街道合村並點村居改造工程建設工地工人送去價值5000余元的電風扇、沐浴露、茶葉、綠豆、毛巾、蚊帳等物品,在炎炎夏日,為廣大青年工人送去了一絲清涼。
三是開展“送歡樂、大比拼”行業技能展示活動。團東營區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重點工程項目總指揮部綜合協調辦公室在史口鎮新型農民居住二期項目工地聯合舉辦“歡樂無限 我來挑戰”慶七一清涼之夜趣味比賽,現場為年齡比較大的農民工送出了45個免費查體的名額。
四是開展“送文藝、展風採”建筑工人之夜文藝匯演等一系列寓教於樂、工人參與的主題團日活動,為青年工人帶來實惠,活躍工地氣氛,鼓舞了工人干勁,帶動了項目建設提速升級。
除此之外,團區委依托工地團支部積極開展青年突擊隊、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示范崗、青年崗位能手等評選活動和勞動技能競賽等品牌活動,通過評選紅旗(先進)團支部和優秀團干部(團員),表彰為項目發展提合理化建議、參與技術革新、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的青年團隊及青年個人,樹立了榜樣帶頭作用,增強工地青年的集體感及榮譽感。
下一步,團區委將進一步加強工地團組織隊伍建設,發揮服務青年的基本職能,重點幫助有困難的青年解決工作生活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合作,整合各方資源,創新活動形式,全面提高工地團組織工作水平,充分發揮各工地團組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團的建設和團的活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開創東營區工地團建工作新篇章。
相關專題 |
· 中國共青團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