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高职、江苏、团组织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打造组织品牌、特色团支部、活跃基层团组织
1. 背景与起因
在江苏常州有个雷锋科技服务站,站长尤辉是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他带领数名志愿者利用所学的电脑维修技术,为居民免费提供服务11年,并严格遵守“不收一分钱、不吃一顿饭、不拿一次礼”,广受居民好评,但是目前这支志愿服务队存在着“服务人员少,服务对象广”问题,人手严重不足。一方面,当地居民十分需要这样一支队伍,另一方面,服务人员又要到哪里去招募?这个问题困扰着站长尤辉。秦宜智同志在全国高校共青团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团工作在“眼睛向下”的同时,还要“眼睛向外”,要将社会资源引入团的工作体系。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团委主动与其对接,为其输送服务人员,解决其燃眉之急。同时,江苏理工学院在“我的青春我的团”特色团支部创建工作中,成立了“尤辉雷锋团支部”,大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也为服务人员的招募建立了长效机制。“尤辉雷锋团支部”的建立,不仅有效引导了青年学子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励志成长还成功借助社会资源活跃了基层团组织,实现了高校学生团支部与地方团队的无缝对接,成为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切入点,而这只是江苏理工学院创建特色团支部的一个缩影。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今年的2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又发布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意见指出,“鼓励在校学生人人参加志愿服务,可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社会实践学分”。这表明了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已经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在校生的广泛参与也更好地体现了共青团实践育人的组织优势。结合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江苏理工学院在制定“志愿服务品牌菜单”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把巩固传统组织和创新新型组织结合起来,创新团建模式,开展了特色团支部创建活动,依托基层团组织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工作更好地传承与延续。
2. 做法与经过
眼睛向外,巩固传统
按照学科划分院系、按照学制区分年级的基本制度和组织架构没有根本变化,学生基本集体单元依然是班级,传统的班级团支部仍是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有效阵地。江苏理工学院通过开展社会动员、借助社会资源,作为激发和提升组织内部活力的有效手段,通过与社会资源的互动和互补,不断增强传统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3年4月,江苏理工学院携手常州市天宁团区委开展了“聚力微网格,传递正能量”万民青少年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经过学校层层选拔,选聘了12名优秀团干部挂职天宁区6个街道,担任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 选取了32个优秀团支部对接各社区、各村,其团支书分别挂职任相应社区、村的团支部编制外副书记。天宁团区委分别下发了关于挂职通知的团常天委〔2013〕12、13号文。此项活动,把志愿服务与传统班级团支部紧密挂钩,为特色团支部的创建做好了铺垫。
品牌孵化,创新团建
2013年10月,江苏理工学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七彩丝带”行动的通知》。根据志愿服务的类别,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确定了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七彩丝带”行动。生态环保绿丝带:主要涵盖生态环保、绿色生活、节约资源(水资源、电、能源等)环保宣传、环保调研、环保公益等行动;活力青春橙丝带:主要涵盖文化传承与创新、主流文化引领与宣传、重要活动、赛事志愿服务等行动;文明修身黄丝带:主要涵盖交通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道德修养、行为文明等方面的行动;关爱助困蓝丝带:关爱孤寡老人和小孩、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儿童、教育帮扶等方面行动;实践成长紫丝带:重点涉及社会工作、挂职锻炼、学习拓展等方面的行动;健康公益红丝带:重点涉及健康、公益等领域的行动;美丽佳人粉丝带:关注女生健康和权益等方面的行动。二级学院团委上报相应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全校30个志愿服务品牌菜单。品牌菜单的确定为多途径建团做好了铺垫。
创建特色支部,活跃基层团组织,扩大有效覆盖面
2014年4月,江苏理工学院下发了《关于“我的青春我的团”首批特色团支部创建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二级学院团委广泛寻找一批具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社会各界杰出代表,如历史名人华罗庚、瞿秋白等,感动中国名人张丽莉、方俊明等,常州杰出青年戚春建、金花等……,结合学院、专业和时代特点创建一批以杰出代表姓名命名的“有目标,有特色,善学习,能创造”的基层团支部。同时,要求各二级学院团委兼顾社团建团、学生会建团等方式,积极指导各基层团组织按照特色团支部创建要求,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品牌特色,确定团支部建设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与相关单位或青年典型达成共建协议,拟定特色团支部创建方案并积极申报。2014年5月底,江苏理工学院团委下发了团〔2014〕19号文,《关于确定我校“我的青春我的团”首批特色团支部创建单位的通知》确定“周佼团支部”等73个基层团支部为“我的青春我的团”首批特色团支部创建单位,创建有效期为2014—2015年。通过“特色建设、活力提升、品牌巩固”三个阶段努力,推动基层团组织完善载体,打造特色,促进基层团组织全面活跃,不断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影响力、党对青年的凝聚力和青年对党的向心力,引导更广大的团员青年投身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中。
3.成效与反响
成效
(1)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来创建特色团支部,通过多途径建团,扩大了团组织的有效覆盖面。
第一批73个特色团支部有以具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代表命名的李公仆团支部、张丽莉团支部;以杰出校友、优秀教师代表命名的梁秀芬、朱晓贺团支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命名的诚信友善团支部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以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会组织部为创建单位,成立了尤辉雷锋团支部;以瞿秋白纪念馆志愿讲解员为创建单位成立了瞿秋白团支部;以蓝天绿地环保协会为创建单位成立了卡逊团支部。
(2)有效运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增强了团支部的吸引力。
基层个别团支部活动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还有些团支部视野不宽,创新不够,其功能仅限于发展团员、收缴团费、纸上宣传、开会学习,对团员群众难以形成吸引力。特色团支部的创建,有效地解决了此问题。第一批确立创建的教育学院的弟子规团支部、人文学院的吾老吾幼团支部、材料学院的国学团支部等,为团支部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通过弟子规诵读、中华伦理故事宣讲、观看中华文化纪录片、学习剪纸、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了团支部的吸引力。
(3)提高了青年学生学习先进的思想自觉,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
特色团支部的创建过程要求团支部先广泛寻找,再结合学院、专业和时代特点创建一批以杰出代表姓名命名的基层团支部。寻找的过程为青年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榜样的权利,最终确定的这位榜样是贴近学生的,确立的这种精神是青年学生想要追求的,直接提高了青年学生学习先进的思想自觉。如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了钉子团支部、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李公仆团支部等。
(4)实现了个人与社会、学校与地方、班级与民族的对接,充分发挥了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色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衔接青年学生与地方优秀青年、地方优秀团支部的有效枢纽。特色团支部的创建,能够不断推动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融合,有效提升团的基层组织活跃度。特色团支部将在学生个人成才、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和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而做出其应有的贡献。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成立的舞疆团支部,是由新疆班的同学所创立的特色团支部,旨在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
反响
常州雷锋科技服务站站长尤辉:我觉得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能在一个固定的志愿服务平台中发挥作用,在安全方面和管理方面也优势明显,还能让他们经常性不间断地参与志愿服务,积累服务经验,也有效地避免了志愿服务中所产生的一阵风和形式主义,能更大地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特色团支部的建立,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大学生不仅在培训中心可以教,更可以学,一举两得。
瞿秋白纪念馆馆长时立群:特色团支部的建立使得更深入、高层次的德育教育方式探讨成为可能,瞿秋白纪念馆不仅要成为同学们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丰富体验的平台,更要成为他们了解瞿秋白,了解龙城历史文化,融入常州生活的一个窗口。
4.探讨与评论
在特色团支部创建之后,还有活力提升阶段与品牌巩固阶段。主要任务是实现特色支部活动的经常化、项目化、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跃度和凝聚力,同时通过团支部之间的交流,提升基层团组织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活力提升阶段,各特色团支部创建单位每月围绕团支部特色,开展不少于1次的团支部活动,如团日活动、专题讲座、研讨会、分享会等。积极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期间开展主题实践、调研活动并形成实践、调研报告。同时,利用微博、微信、PU平台、校园网络等途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宣传活动。
品牌巩固阶段全面总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查找需要改进的方面,促进形成提高、总结、再提高的良性循环。在品牌巩固阶段,将对首批特色团支部创建单位工作进行考核,并进行特色团支部星级认定。
特色团支部将是高校共青团衔接青年学生与地方优秀青年、地方优秀团支部的有效枢纽。特色团支部的创建,能够不断推动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融合,有效提升团的基层组织活跃度。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承担着为党组织培育人才、输送人才的重任。特色团支部将在学生个人成才、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和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而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共青团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深化、完善、修正、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使之更加适应我国改革和建设的要求的过程。深入推进“特色团支部”建设是我校进一步提高团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共青团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现实需要。
相关专题 |
· 中国共青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