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

云南玉溪元江县羊街乡:打造文化生力军

2014年07月11日15:3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关键词】乡镇村、云南玉溪、团组织建设、打造组织品牌、打造传承和保护文化生力军、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一、创新案例名称

党建带团建 打造传承和保护哈尼族棕扇舞文化的生力军

二、创新主体名称

共青团羊街乡委员会

三、创新背景与起因

云南省玉溪市羊街乡位于滇中南部哀牢山区,元江县东南部,距元江县城46公里。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13公里,总土地面积202.05公里,总耕地面积24997亩,最高海拔2580米,最低海拔600米。气候呈立体;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毫米。主要作物有烤烟、甘蔗、水稻、玉米、小麦等。下辖6个村民(社区)委员会,53个自然村,54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乡总人口18527余人,境内居住有哈尼族、彝族、拉祜族、汉族等民族,其中哈尼族是主要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87%。羊街各世居民族在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团结互助、相互融合、和谐相处,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时间的岁月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2011年5月23日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羊街乡是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申报的主要发起者,羊街故有了“棕扇舞”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羊街乡党委、政府按照云南省委“民族文化强省”、玉溪市委“文化和市”的战略部署和元江县委挖掘、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要求,立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同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棕扇舞”传承与保护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棕扇舞”传承与保护,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出一条集挖掘和整理、创新、发展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之路。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自2011年全乡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活动以来,羊街乡团委积极响应乡党委的号召,以中小学党支部牵头,在中小学开设“哈尼族棕扇舞传承与保护”课堂,利用团员、少先队活动日广泛开展棕扇舞传承保护教育活动,在传承保护民族文化活动中强化对法律法规、民族和宗教政策的宣传,增强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使青年人从小树立传承与保护“棕扇舞”意识,让中小学生成长为“棕扇舞”传承与保护的生力军。

羊街乡下设1个团委,1个中学团总支和6个村(社区)团总支,共有团员青年人335人。乡团委深入开展哈尼族“棕扇舞”传承和保护创新基层团建工作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团的基层组织是团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上级党委、团委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发挥着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作用。因此,农村基层团的建设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切入点,以民族文化为突破口,增强团建工作的针对性,不断夯实团在农村的吸引力,进一步凝聚青年。

二是加强农村团的建设需要与民族地区实际相结合,要能突显民族特色,使团建有活力。要充分依托羊街乡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用民族文化创新推进团建创新,切实让少数民族青年听到党的声音、听懂党的政策、体会到党的温暖,从而实现以文化活力激发团建活力,以团建活力促进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引领民族发展,以民族发展保障民族团结,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感染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

三是农村基层团建创新应以当地民族特色为突破点。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民族文化活动逐渐盛行,哈尼族人民尤其喜欢歌舞,男女老少在农闲期间、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中都会自发组织和踊跃参与歌舞娱乐,外地游客无不称赞羊街是歌舞的海洋。而哈尼族“棕扇舞”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符合了广大人民的喜好,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

四、主要做法

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基层团建工作,在乡党委的带领下,乡团委把开展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团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宣传,为开展民族文化创新基层团建工作提供舆论环境。

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让哈尼族“棕扇舞”走进中小学课堂。羊街乡团委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要求中小学以班会、队会及课间活动为载体,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为契机,以抢救和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为目标。在中小学党支部的牵头下,在中小学开设“哈尼族棕扇舞传承与保护”课堂,让民族民间文化真正进入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技能,多方面激发少年儿童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弘扬和传承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努力打造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性学校。在乡团委的支持下,羊街中小学教师集思广益,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老师们在传统棕扇舞基础上,经过创新,加入现代音乐元素,自发创作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棕扇舞音乐,编定了“棕扇舞课间操”(分中学、小学两种),且学校的课间操形式也创新为逢周一、周三、周五跳哈尼族“棕扇舞”逢周二、周四做广播体操的形式,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目前,羊街乡中小学棕扇舞课间操已在全乡范围内全面推广既增强了青少年爱国爱党爱团爱家乡情怀,使青年人从小树立传承与保护“棕扇舞”意识,让中小学生真正成长为“棕扇舞”传承与保护的生力军。

2012年,第七届国际哈尼阿卡学术研讨会在元江召开,并在羊街乡垤霞村委会尼果上寨“迷都普思”广场举行了民俗考察表演,羊街中小学棕扇舞文艺表演队也参加了民族课间操的表演,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棕扇舞民族课间操也被刻制成光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触和了解哈尼族棕扇舞文化。

与团内队建活动相结合,为“棕扇舞”传承与保护建设一支队伍。在中小学,结合五四青年节、少先队建队日等团组织活动,开展“棕扇舞”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逐步把青少年培养成“棕扇舞”爱好者,把有文艺特长的青少年培养成“棕扇舞”传承先锋,羊街中小学已分别成立了棕扇舞学生表演队;在农村,把有文艺特长的农村团员青年培养成“棕扇舞”传承骨干;把优秀的团员青年文艺骨干培养成党支部书记。同时,利用新农村文艺汇演的机会,举办哈尼族乐器、民歌民舞传承人培训班,为基层培养一批民族文化人才,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棕扇舞”传承队伍。从学校延伸到农村,充分发挥村庄、学校的聚焦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在全乡各村(社区)建立棕扇舞传承保护队,建造万人棕扇舞大舞台,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一起跳棕扇舞,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使得棕扇舞传承和保护的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起来。

以民族节庆日为契机,开展“棕扇舞”传承与保护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核心作用,认真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精心创作民族文化与团建相融合的民族文艺精品,整合乡村组三级团建资源,抓住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的特点,积极开展“服务三农”文化下村活动。由乡文化事务中心组织文艺队伍编排“团建在农村”等系列棕扇舞,将党的方针路线、国家惠农支农强农等一系列政策融入棕扇舞中,利用哈尼十月年、苦扎扎节、新米节等重大民族节庆日进行表演,使广大农村青年和群众直观地看到、听到党建、团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积极支持党建和团建工作的开展,达到抓好民族文化建设就抓好团建的效果。从而使团建工作与棕扇舞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始终,在展现各族群众积极健康向上精神风貌的同时,不断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