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 刘 慧
(三)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明年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委会已经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抓紧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有序推进、立竿见影。我在这里强调几个重点。
一是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自身改革的核心要义是加快职能转变,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放开用活“看不见的手”,管住用好“看得见的手”。市场能解决的就交给市场,不“越位”不“缺位”,更不能“错位”。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职责。明年3月底前完成自治区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上半年完成市县(区)机构改革;同时,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大量精简审批事项,大幅压缩审批时间,切实打造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投资环境。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不是放手不管,更不是弱化政府作用。今后,政府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政府的工作不是容易了,而是更难了。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要进一步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把该放的放开放活,该管的管住管好。做到“活”和“好”这两个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些该放、哪些该管,怎么放得有序、管得恰当,必须仔细斟酌,准确把控。各级政府都要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从以往批项目、分资金、管企业、办社会,转向管规划、管规则、管标准、管监督上来,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设定目标任务必须精确、采取方法措施必须精准、达到的工作效果必须精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现代政府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
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同时,还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属于社会、公民个人应承担的事务,交给社会、公民个人,发挥自主性,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比如,现在社会关注的养老问题,无人负担的孤寡老人,是政府必须管、要管好的;有子女的、有收入的,还是要靠子女和家庭来负责;子女管不上的,可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机构,按照社会化办法来解决。还有,就是上下级政府间也要厘清责任,比如中央明确要求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必须各负其责,谁的工作谁抓、谁的责任谁负,上级不包揽,下级不推诿,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行使好、职责履行好。
二是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完善产业转型机制。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开辟产业转型的绿色通道。其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准确界定公益类、资源类、竞争类功能的基础上,稳妥推进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投资项目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第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推行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创造公平环境,鼓励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第四,推进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建立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健全水权有偿转让和节水激励机制,研究制定煤炭、油气资源有偿开发使用制度,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实行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监督、执法和责任追究机制。第五,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改革预算管理,推行预算执行全过程绩效评价,加快预算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整合归并、集中使用。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推进资源税从价定率计征改革。支持金融业务创新,探索宅基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启动私募债发行试点。第六,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建设。
三是加强国有资产、资本、资源管理。明年,要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全面普查,统一纳入政府监管范围,完善资产使用、转移、维修管理等制度;还要加强经营性资产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和绩效考核。厅局所属企业必须按照政企分开的要求进行剥离;各类企业中的国有资本必须实行预算管理,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源管理方式改革,坚持资源市场配置、有偿使用、政府监管,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效益。
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明年起,中央将把政府债务作为硬指标纳入考核,离任要审计、终身要负责。按照国际公认债务率100%、偿债率20%的警戒线标准,目前全区政府性债务总体还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
中央要求省级政府对本地区政府性债务负责。自治区财政要会同审计部门尽快研究,提出对全区政府性债务进行有效调控和管理的具体意见。要对自治区本级、市县的举债空间进行科学核定。对尚有一定举债空间的市县,可以亮绿灯,允许适度举债,但要对年度规模和使用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对于债务空间很小的地方,要亮黄灯,加强管理;对偿债率超过警戒线的市县,要亮红灯,坚决控制。要进一步明确乡镇一律不能借债的要求。偿债也是政绩。各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借债还钱、风险控制、量力而行的理念,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切实把政府债务纳入科学使用、规范管理的轨道,充分发挥政府举债对撬动投资、推动发展“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