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网

与民企合作:海归创业新模式【2】

王辉耀

2013年01月22日09:23    

 

浙江省余姚市开展海外留学人才创业行活动,组织留学人才考察当地创业环境。本刊记者温金海摄

优势互补空间巨大

海归与本土民营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都有优势互补的效应。

杭州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__杨立友在美国多年从事太阳能电池研究,他与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的合作,可谓是海归与民企合作的典型案例。杨立友坦言,长期做技术研究的海归回国创业,会遇到很多不擅长解决的问题,而本土民营企业对本土创业环境比较熟悉,在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熟门熟路。另外资金也往往是问题,因此海归通过寻找到好的本土民营企业来实现创业,会是不错的模式。

从整体来说,海归与本土民营企业之间有着许多优势互补的合作空间:

——可以形成技术和资金的优势互补。海归一般在高科技方面有优势,拥有专利技术和项目,却苦于缺乏资金;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并不缺钱,但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特别滞后,渴求获得新技术来改善能源利用、加强环保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海归创业和本土民营企业完全可以结合优势并共同合作。

——可以形成国际市场和本土市场的优势互补。香港科技大学崔大伟(David Zweig)教授曾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项关于中国海归回国创业和本地企业家的比较。根据崔教授的调查显示,19% 的海归在海外拥有自己的公司,25% 的海归在海外拥有合伙公司,67% 的海归宣称在海外拥有关系网。在供应及销售网络中,平均每位海归联络有1.85 个海外公司,而本土企业家平均只有0.82 个供应商。海归的优势不只在于国际化方面的素质、视野、经验,还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海外人脉。

而对于本土商业和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把握能力,正是本土民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家的长项。尽管大量的本土民营企业从事出口业务,但依然处于产业链低端位置以及输出低级工业产品。当企业发展需要走出去和国际化时,明显表现出缺乏海外市场经验和渠道。这一缺陷不是在国内接受国际化教育就可以弥补的,还涉及海外实际工作经验和海外市场渠道、人脉等。海归与本土民营企业在这个领域的互补结合,大有可为。

——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时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对以制造业为主的本土民营企业而言,从中国到国外设厂,减少的是地价、电价、运输费用和关税,增加的主要是人员和管理成本,包括高管和工人的工资。但实际上,中国民营企业的走出去还面临着其他许多挑战,这包括企业国际化的挑战,包括适应不同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商业环境的能力。

相对来说,大多数本土民营企业只有二、三十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积累,缺

乏国际化的素质、视野、经验以及人脉。而这方面正好可以借助海归的优势。

不仅如此,大量海归创业尤其是在涉及国际化领域的创业,还可能成为本土企业走出去时的客户市场。本土毕业的江南春建立的分众传媒,在2005 年选择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背后就有海归张帆等代表以及德丰杰等国际风险投资的助推。张帆和另外一名创业成功的海归沈南鹏后来联合建立红杉中国基金,并投资悠视网、奇虎网等本土民营知识服务型企业,他们的目标正是要推动大量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对于我们而言,如

果未来10 年在海外纳斯达克等交易所有100 家市值超过10 亿美元的中国公司上市的话,希望我们红杉中国的投资组合能够在其中占到一定的比例。”

——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可以优势互补。海归与本土民营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方面都有优势互补的效应。本土民营企业在创新和研发方面相对滞后,缺乏技术,缺乏人才;而大批海归拥有技术和项目,却缺乏资金、市场化能力等将其产业化。

——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人才团队上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海归回国创业在团队和企业制度现代化方面具有优势,甚至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是团队创业。而本土民营企业一般是以家族企业开始。双方在企业经营管理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各方面的差异,也存在着优势互补的空间。赛伯乐公司的董事长朱敏曾在美国硅谷创业,后来回国从事风险投资。他说,海归精英虽然有不错的团队和项目,但相对缺乏本土实际运作能力,回国后总会遇到“怎

么这样,怎么那样”的事情,习惯于以外国人的思路来处理中国的事情,他认为:“海归精英和本土民营企业强强联合是最好的模式。”

(责任编辑:权娟、高雷)

重大工程

  • 千人计划
  •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计划
  • 大学生优选计划

专家解读

王通讯:《规划纲要》实施后,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园区提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目标。[全文]王通讯:《规划纲要》实施后,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园区提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目标。[全文]

在线调查

你认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才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
科学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
制定和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掀起回国热潮
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
形成了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其他

我要留言

姓名:

提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