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共甘肃省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通过)
2013年12月06日16:35   来源:甘肃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

十三、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加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甘肃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49)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推广兰州等地“民情流水线”、“三维数字”社会管理系统等新型管理服务模式。

(50)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制定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办法。促进社会组织依法、有序承接和履行政府转移职能,逐步扩大由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发展志愿者服务组织。实现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51)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群众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及时反映和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及时纠正违法或不正当行政行为。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

(5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探索建立安全评估的关口准入机制,综合施策,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对破坏安全发展行为的惩戒力度。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落实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落实灾前预防措施,增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

十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53)坚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制定全省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实施办法,对省内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调查摸底登记,并对其归属进行清晰界定,明确相应权责及监管主体。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国土空间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制定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建立地下水和地表水统一管理制度。健全我省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全面落实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各项制度。

(54)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积极争取和推进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坚持主体功能区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研究制定国土空间管理条例,完善造林绿化、湿地保护、防沙治沙等专项规划,形成科学系统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按照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要求,制定甘肃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

编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规划,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55)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推动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的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逐步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落实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建立取水许可动态管理制度。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的休养生息。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发展环保市场,积极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的确权和交易制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积极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快循环经济产业链、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大循环经济支撑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解决资源、环境矛盾,走出一条资源型省份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56)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所有污染物排放严格监管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推进环境监测和执法独立,实施“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机制。大力推进污染物排放许可制,严格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排污企业标准化建设。修订完善防治大气污染法规,加大兰州等大中城市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林场、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健全举报制度,加强社会监督。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