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网 >> 研究与思考

海洋强国呼唤海洋人才高地

本刊记者 陈晓伟

2013年01月22日09:13    

蛟龙号科研团队,担任12个分系统副主任以上设计师,平均年龄32岁

十八大奏响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强劲音符,海洋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诸多新课题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十八大报告奏响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强劲音符。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人才支撑。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目标的提出,将给海洋人才工作提出哪些新要求,带来哪些新挑战?

海洋强国是个庞大工程

约占地球表面积 71% 的海洋,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世界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走过因海而兴、依海而强的道路。进入 21 世纪,海洋作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巨大空间,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的战略地位越发凸显。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在历史上也曾创造过优秀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海洋事业快速发展,已经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写入党代会报告,成为我国从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的提出,顺时应势,让各界人士振奋不已。

“‘建设海洋强国’概念进入十八大报告,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八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说。

“ 我 国 有 1.8 万 公 里 海 岸 线,300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蕴藏丰富的生物、

油气等资源,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十八大代表、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

然而,海洋强国强在哪里?怎样才算得上海洋强国?

权威人士指出,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海洋强国必须具备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强劲、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防力量强大,能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在维护海洋和平发展方面具有强大实力等四个特征。

由此可见,海洋强国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人才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全方位的。海洋强国需要强大的海洋人才队伍为支撑。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说,“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认识海洋,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海洋经济的发达程度是衡量海洋强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十八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说,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缓解陆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而且,海洋经济产业附加值高,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可以为经济社会提供新的可持续发展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创新,离不开人才。十八大代表、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说,现代海洋经济是科技主导型经济,必须加大科技资源整合、创新要素集聚、海洋人才培养力度。宁波力争到 2015 年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到 70%。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航员付文韬是中央国家机关推选出的最年轻的党代表,他说,“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科技整体实力作为基础,我们海洋科技工作者要勇挑重担。”付文韬介绍,“蛟龙”号在自主创新上虽然起步较晚,但后发赶超势头很大。目前“蛟龙”号在载人密闭舱、螺旋桨、电池等很多技术上都已经国产化了。

韩喜球是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作为我国整个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至今已多次率领科考队征战深海大洋,探寻大洋矿产资源。谈到报告中提出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这位以海洋工作者的身份当选为十八大代表的女科学家感触深刻 :当前,承担大洋科考任务的只有“大洋一号”和“海洋六号”两条科考船,承担我国极地科考任务的只有一条“雪龙号”船。韩喜球认为,为了提高我国的海洋资源勘查能力,我国需要建造和装备更多的科学考察船。

海洋人才工作面临新挑战

“建设海洋强国”,给海洋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有 专 家 预 计, 到 2015 年 海 洋 生 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到2015 年,我国海洋人才资源总需求量约260 万人以上 ;到 2020 年,海洋人才资源总需求量将超过 300 万人。

“在未来几十年里,海洋经济占我国国民经济总值的比例将越来越大,国家的发展和安全对海洋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重大而紧迫。”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表示,海洋强国建设对海洋人才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更表现在种类上,向着多类型、多层次的方向发展。他还认为,要实现“海洋强国”这一战略任务,必须站在国家根本利益的高度提出明确的海洋强国建设理论,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能力方面的建设。“我国已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任务,但在关于海洋强国理论方面仍是空白,亟需能够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建设海洋强国”理论的出现。”这意味着,我们还需培养一批海洋强国理论研究人才。

海洋强国目标的提出,对引进海外海洋人才智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世界沿海国家以及国内沿海发达地区纷纷重视和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引进海外海洋人才智力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因此,在海外引才上既要扩大引进数量,又要提升引进质量,特别是要做到‘高端引领’,加大海洋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青岛市外专局表示。

面对新的目标,海洋人才工作挑战多多。目前,海洋人才的培养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韩喜球表示,“我国海洋方面的专业院校较少,部分综合性大学也设置了海洋相关专业,但目前还处在幼年期,不是特别成熟,培养的人数也非常有限。另外,容纳高端人才并同时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研究所也比较少。”

“尚未完成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现有学科专业结构与海洋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不十分契合、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不科学是目前海洋人才培养中的新问题。”吴德星表示。

各方发力海洋人才

建设海洋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同样,培养建设海洋强国所需的海洋人才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面对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决策部门、海洋人才工作者、优秀海洋人才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勾画着海洋强国的人才蓝图。

“作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我们将着力打造重点海洋人才工程,通过这些工程来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海洋人才工作氛围,推动全国海洋人才工作的发展。”国家海洋局人士表示。

未来国家海洋局将实施海洋人才系统工程,重点抓好海洋科技人才队伍、船员队伍、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海洋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打造优秀海洋科研团队。继续做好公派留学工作,为培养科研骨干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打下基础。大力加强海洋人才工作宣传,吸引和招揽优秀人才投身海洋事业。同时,也将加强海洋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中央提出海洋知识要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工作要求。未来我们计划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编制《国家海洋教育发展规划》,着眼于未来海洋人才培养,提出促进海洋知识普及、海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政策措施。”国家海洋局人士说。

培养出数位海洋领域院士的中国海洋大学,一直是我国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未来,学校将构建“未来海洋学院”,创建人才培养改革的试验区。同时,通盘筹划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科教融合”,为培养符合未来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海洋创新人才开展探索和尝试。

2011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市在引进培养海洋人才、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一直较为出色。据统计,在青岛从事海洋科技研究、海洋教育等的专业人员近万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1700 多人,约占全国的 30%,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其中涉海领域的两院院士 18 人,已启动的 17 个海洋领域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973”计划),有 14 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或主持单位在青岛。

未来青岛市将继续推进海洋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和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海外引才工作站建设力度,加强海外海洋人才信息搜集工作,为建设海洋强国、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作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将把海洋人才工作放到与大项目建设、大平台打造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新区开发开放的效应,大力实施“百人计划”、海洋新兴产业人才储备等重点工程,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不久的将来,崭新的海洋人才高地将会在舟山 22 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崛起。

可以预见,壮阔的人才蓝图将在祖国的蔚蓝疆域里徐徐展开 ......

此文刊于2012年第12期《中国人才》杂志

(责任编辑:权娟、高雷)

重大工程

  • 千人计划
  •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计划
  • 大学生优选计划

专家解读

王通讯:《规划纲要》实施后,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园区提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目标。[全文]王通讯:《规划纲要》实施后,以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园区提出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目标。[全文]

在线调查

你认为十六大以来我国人才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
科学人才观日益深入人心
制定和实施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掀起回国热潮
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
形成了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其他

我要留言

姓名:

提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