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團支部、雲南大理、團組織建設、激活組織活力、創新項目、集體經濟建設帶動
一、青禾早村基本情況
青禾早村團支部位於大理州永平縣龍街鎮政府東南部27公裡處,東南與漾濞縣雞街鄉接壤,是我鎮海拔最低、地域最熱的一個村。全村總面積24.5平方公裡,轄7個村民小組。2013年末,全村總戶數305戶,總人口935人﹔居住著漢、彝、白、苗、傈僳等民族﹔實有耕地2309畝﹔全年糧食總產量71.2萬公斤﹔全村經濟總收入10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40元﹔核桃面積達6603.1畝。我村優越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是紅花、香櫞等生長和發展最適宜的地方。全村共有 36 名團員, 28歲以下青年153人。
二、創新項目的產生
2013年青禾早村村黨總支部班子在開兩委會時由團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羅錦濤同志,提出通過村團組織集體經濟建設,促進村級團組織活動開展。這一提議得到了村黨總支部班子的認可,並得到了上級黨組織、團組織的支持﹔龍街鎮黨委書記陳思,龍街鎮人民政府唐仕鶴,龍街鎮團委書記馬立參與了此項創新的實施。
三、創新項目的主要做法
(一)抓理論學習,不斷提高團員青年的政治素質。村團支部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學習型團支部”為載體,教育青年、武裝青年,以村團員活動室、農村青年培訓實踐基地為主陣地,深入開展“貫徹黨的十八大,團的十七大,創造新業績”主題教育活動,幫助廣大團員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統一了團員青年的思想認識,明確了肩負的歷史責任,樹立了遠大的理想。認真組織學習黨的十八大、團的十七大及省、州、縣、鎮共青團工作會議精神,並將會議精神化做強大動力,全面落實到團的工作和建設中。
(二)抓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宣傳欄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切實加強對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深入開展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深入學習楊善洲的先進事跡,開展“爭做新時期合格團員”大討論,引導團員青年做思想道德的實踐者,文明素質的傳播者,不斷提高道德素質、業務能力和創新水平。
(三)抓好團組織建設,發展村團支部集體經濟。村團支部始終自覺堅持黨的領導,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重點,並將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目標中,形成了黨建帶團建,以黨建促團建的新局面。團支部領導班子健全,職責明確,做到年有計劃,季有布置,半年、年終有總結。為解決村團支部活動經費,通過召開村兩委聯席會,從村集體土地中劃撥出10畝土地,發展了一片青年核桃林,共100棵泡核桃。
(四)成立了彝族青年打歌隊宣傳小組,深入村民家中,耐心仔細講解黨的有關政策法規。我村屬於山區村,信息來源閉塞,為了更好地搞好村裡的各項工作,村團支部組織團員青年配合村黨支部、村委會充分做好各項工作。成立了宣傳小組,學習各種農村法律法規,向廣大群眾宣傳土地承包政策、向群眾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第五屆村委會換屆選舉的各項政策,以及在“美麗龍街 清潔青禾早村”建設工作中起到帶頭模范作用,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五)成立了護林防火、應急救災小分隊。今年全村干旱,牽動了全體團員青年的心,為解決飲水困難戶的飲水問題,村團支部組織團員青年向困難戶送水。同時村團支部還組織了應急救災小分隊,隨時聽從上級黨委政府、團組織的命令,做好應急准備。我村森林較多,為做好護林防火工作,村團支部還成立了護林防火小分隊,協助村委會做好冬春兩季的護林防火工作。帶領團員青年上山巡邏達到30余次。
(六)以產業為基礎,打造手工刺繡合作社。為切實加強全村團員青年的產業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提高他們從事農業產業的積極性。我村團支部和鎮團委積極聯系,結合我村民族愛好手工刺繡的特色,由村團支部牽頭,成立了青年手工刺繡專業合作社,組織青年團員在空閑時間做手工刺繡產品,由合作社統一幫助銷售,增加青年團員收入。並成立了青禾早村農村青年培訓實踐基地。下轄養殖培訓點、核桃種植及嫁接培訓點、勞動力轉移培訓點。我們積極組織團員青年到基地進行主動學習,掌握一技之長,同時由他們輻射帶動,引導全村的農村青年到基地進行技術培訓,為全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截止目前為止,基地已為全村培訓農村青年220人,其中進行養殖業的青年人數有15人,核桃種植和嫁接培訓青年人數115人,勞動力轉移青年人數40人,且他們現在都通過自己的一技之長,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工作,同時也切實增強了村團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四、團組織活動的體現
(一)活動內容:以彝族青年喜歡的方式組織青年--打歌隊、刺繡。
(二)活動形式:大眾化、當地人人會打歌、多數女性會刺繡。
(三)活動流程:由村黨支部與村團支部(或個別家裡辦喜事的家庭)共同拿出活動資金,在節慶日(正月初八、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或辦喜事的時間前向全村居民發出號召,節慶當日由村青年打歌隊為核心在村打歌場組織彝族打歌表演,村民會自發加入打歌隊伍。
(四)活動理念:永最直接、最貼近青年的方式來組織青年。
(六)傳遞方式:電話、口口相傳。
五、創新實施的效果
(一)黨組織的評價:成為農村青年的戰斗堡壘。
(二)青年的評價:農閑時有了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歸屬感、對生活充滿希望。
(三)上級團組織的評價:發揮了團組織的凝聚力與號召力,是農村團建的好榜樣。
(四)團干部的評價:想做事了、能做事了、做事有成效了。
(五)創新具體實施的次數:5次(團組織集體經濟、彝族青年打歌隊、刺繡合作社)。
(六)每次參加活動的青年人數:平均40人左右。
六、基層團建的經驗啟示
綜合總結我村一年來的基層團建所取得的成果,我們得出以下三點經驗:一是強化培訓,建立激勵措施,提高青年團員參加工作的積極性。以提高凝聚力、改進活動方式為重點,加強對基層青年團員實用技術的培訓,不斷提高青年團員帶頭致富的能力。二是廣泛動員,創新團建模式,發揮青年帶頭人作用。建立農村優秀青年人才庫,加強聯系,幫助他們在實現創業就業的同時,大膽嘗試在村合作社中建團,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三是有效利用遠程教育等網絡媒體,加強青年團員的學習,管理和引導青年,提高思想認識及創業能力。
相關專題 |
· 中國共青團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