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一個普通的冬日,在浙江文化藝術史冊上留下了充滿溫情和熱力的一頁。
上午8時剛過,省人民大會堂一樓會議廳,參加省委文藝工作座談會的代表陸續到來。他們當中既有德藝雙馨的老作家、老藝術家,也有嶄露頭角的文壇新秀、藝苑新苗,更多的是當下浙江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曲藝、雜技等文藝各領域的中堅力量。不時有人看到手機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動態,抬起頭,彼此相識一笑——原來你也在這裡。
若以旁觀者的視角看,這是一次盛況空前的“群英大會”,而作為與會者,深感親切、光榮之余,也准備了一肚子的話要說——既有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體會,也有對浙江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熱望與建議。
9時,省委書記夏寶龍走進會場,真誠而簡短的開場白后,許江、麥家、茅威濤、鮑賢倫、徐永輝、翁仁康、殷安建、黃巧靈、曹昇等9位發言者結合學習體會與自身工作實際,對當前業界發展情況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夏書記認真傾聽,時而記下要點,時而點頭表示贊同,並在交流結束后作了總結講話,強調我省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為文化強國建設留下更多“浙江印記”。
文藝有力量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鑄造一代人的使命精神
“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時代更需要藝術的色彩和文化的溫度。”“過去,浙江在中國文藝史上寫下了輝煌篇章﹔現在,浙江文藝發展面臨著大好機遇,我們有信心繼續保持文藝領先,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新的一年就要到了,借此機會,向全省文藝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祝大家保重身體,家庭幸福,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績和進步,共同開創浙江文藝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這份殷切希望和熱忱關懷,讓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倍感親切:“夏書記對文藝十分關心,又具有相當的修養,曾多次親臨多種美術展覽,這些都給了我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10月15日,許江親歷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並作了題為《關注視覺中國,弘揚核心價值,鑄造中國形象》的發言。“習總書記的講話高屋建瓴,闡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中國精神為創作靈魂的文藝思想,又與藝術家作交心之談,對時代的精品力作寄予熱望。講話精神燎原大地,震動藝壇,迅速成為藝術創作新時代的指導性力量。”許江說,“我是一個畫家,10年來,我畫葵,就是要畫我們這一代人,畫我們的青春記憶和成長。所以,葵不是風花雪月,是既見滄桑氣象又具生命意象的大地,承載著中國人根性的守望與堅強。”
作為中國美術創作的核心基地,浙江視覺藝術如何持續推進,實現從“高原”向“高峰”的提升?
許江提出了3點建議:“高度重視理論研究,牢固樹立藝術家自強自律精神﹔高度重視人才培養,逐步建立升級藝術榮典制度﹔高度重視核心項目,持續支持重要創新團隊建設。”
人民立心,精神鑄魂,這是時代的號角,也是藝者的心聲。
坐在許江身旁的中國作協主席團成員、省作協主席麥家,兩個月前也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受邀之列。談及當時情景,他仍心潮澎湃:“那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脫稿,停下來,富有深情地回憶他年輕時閱讀文學作品的經歷、感受、見解。他讀書之多、感悟之深、感情之濃,讓我這個‘專業讀書人’都感到汗顏。”
“我個人的創作一直扎根於軍事特情領域,從小說到影視具有廣泛的受眾,這也說明時代需要崇高,人民需要英雄和正能量。”
談及此,麥家深有感觸:“打開電視機,你也會看到大量的雷劇、神劇,對歷史和英雄一味地戲弄,這些作品很容易對青少年產生誤導,讓他們不能正確認識過去。如果過去是被丑化、被神話的,哪裡又有庄重的未來?我們需要庄重地面對自己,庄重地面對讀者,隻有庄重,才能珍重。”在他看來,文學是關乎心靈的事,創作文學作品是為了暖人心田、啟人心智、勸人從善向美,否則作家就不配被稱為“靈魂工程師”。
寧波市文聯副主席、電視劇《向東是大海》、《北風那個吹》導演殷安建認為,真正的主旋律不單指波瀾壯闊的現實題材或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隻要能展現生命本真、人性之善、藝術之美,都是弘揚主旋律的優秀文藝作品。比如他正在創作的《兄弟姐妹》,與以往的“電視劇大片”不同,視角並沒有圍繞那些風雲變幻的大事件,而是通過個人情感脈絡,展現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巨大變化。
殷安建說:“電視劇受眾面廣、影響力大,‘講故事’的時候必須倍加謹慎。作為黨的文藝工作者,更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麼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要承載為時代放歌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創作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的優秀作品,弘揚主旋律,發出正能量。”
![]() |
相關專題 |
· 中共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