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科舉制是如何產生的

主講人:牛建強 二○一三年六月於河南大學 

2013年12月30日08:5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科舉制是如何產生的

現在學生在寫作時也講破題,即導入和切入主題,然后漸次展開,最后收束和歸結。但是,當你把它精細到第幾句必須如何做的時候,這就出現了問題。這就是八股文的弊病所在。

科舉制的歷史作用及其局限

下面從三個方面講一下科舉制的歷史作用。

其一,科舉制的推行擴大了國家的統治基礎,提高了官員隊伍的素養。在門閥統治時期,統治權被上層士族壟斷,世襲相傳,將出身寒族的精英分子排除出權力層之外,從本質上講缺乏官員隊伍補充新鮮血液的機制,表現出凝固和封閉的特征,且隨著時間推移,其退化和腐敗的傾向愈加暴露。而科舉制則是一個具有較強開放性的人才選拔制度,能把不同階層的精英分子源源不斷地吸納到統治層內,統治基礎不斷擴大,官僚體系也獲得了有效的代謝機制,有助於官員隊伍素質的不斷提升和改善,這樣國家的運行也充滿了活力和高效。

其二,科舉制的推行有助於社會整體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准的提高。科舉向全社會開放,每個個體和家庭都有同等的參與機會和權利。為了改變自身和家族命運,就需要加入考試隊伍。隻要努力學習就有可能進入仕途,這就吸引更多的人走上“識字—讀書—考試”的道路,而宋代以降逐漸成熟的雕版印刷技術為廉價的科舉用書提供了保障和支持。這樣,社會整體文化水平由於百姓識字率的上升而相應地得到提高。

經亦載道,書亦載道,四書五經主要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士子長期的經書誦讀,在不自覺中實現了道德熏染、內化和對自身行為約束的規范,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士子把科舉考試作為敲門磚、進入仕途后蛻化變質的情況,但我們更應看到這種國家治理經驗學習和倫理道德養成合一的培養模式的作用。封建社會許多有操守官員的存在,正是這種獨特的具有多重功用培養方式的結果,對此應給予正視和積極評價。

其三,科舉制的某些規定有助於促進偏僻地區特別是邊疆地區的文化進步,增強了其向心力和對國家的認同,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傳統國家認為:天下黎民皆為天子赤子,一視同仁。如在明代,比較偏遠的雲貴地區,其文化層次根本無法與先進的江南地區相比。中央政府基於這種發展的不平衡性,為保証相對落后地區文化的繼起和發展,採取分區配額制,保証偏僻地區的權利和機會,而且隨其整體社會水平的提高而不斷增加鄉試解額,甚或給予一定的傾斜,這則有利於邊疆和僻遠地區的文化進步和社會發展。這在今天對我們仍有啟發意義。

當然,科舉制也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八股文的局限。八股文是文體形式,它不是從科舉制產生時就出現的,據學者考証,它始於明朝成化年間。鄉試、會試第一場的四書義和五經義的題目均須用八股文來做。八股分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股又分兩股。當然,這裡面肯定遵循了一定的作文原則,即起承轉合的關系。其實,從文章學的角度來看,也有其合理因素。現在學生在寫作時也講破題,即導入和切入主題,然后漸次展開,最后收束和歸結。但是,當你把它精細到第幾句必須如何做的時候,這就出現了問題。這就是八股文的弊病所在。它的格套意義超過了表現作用,限制了思想的自由表達。

其次,時文盛行的弊端。在科舉時代,年輕士子為走捷徑,不去讀經書白文和大量注疏,做融會貫通的功夫,隻讀時文。當時書坊出於利益驅動,迎合這種需要,或從諸科程墨中選取,或是雇人編撰,刊刻售賣,至今仍留存有大量宋元明清時期這樣的考試用書。稍聰明的士子隻要背誦百十篇時文,然后加以拼接,便可僥幸獲取一第。這樣的做法會產生兩種負面結果:一是導致年輕士子養成不看儒家原典和注疏的習慣,因而不可能養成真才實學,造成“束書不觀”的空疏之風。二是這種做法會產生連帶作用,導致士子形成浮躁、輕薄的作風和僥幸念頭,不能穩健持重,也就不可能在未來的為官行政中踏實肯干、產生實效。

最后,考試科目的單一和僵化,阻滯了多方面人才的成長。如在唐朝,除了明經科外,還有明法、明算等科。宋代之后,卻歸於進士一科,考試內容也限於四書五經的狹窄范圍,清代雖有試帖詩,但基本狀況並未發生根本變化。這種單一的科目設定不利於多種專門人才的生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