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此次大會的中心議題是討論全體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問題。陳獨秀作了政治報告,講了關於國共合作之策略的發展過程。接著,大會傳達了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的精神和共產國際關於國共合作的指示。與會同志原則上同意共產國際的指示和中央的政治報告,但圍繞是否讓全體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這一問題,卻產生了明顯的分歧。張國燾等人反對全體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特別是反對黨的領導干部和從事工人運動的黨員加人國民黨。陳獨秀等人雖然批評了張國燾等人的上述意見,堅持全體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但是他們又過高地估計了國民黨的革命性及其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貶低了中國無產階級和共產黨在中國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大會經過認真討論,通過了黨的“三大”宣言和《關於國民運動及國民黨的決議案》。
中國共產黨“三大”宣言和決議等文件,在統一戰線方面作出了下述諸方面的結論和決定:
(一)建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的重大意義
決議在分析了國內形勢之后,明確肯定“二大”提出的“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等主張的正確性,肯定國民革命的宗旨在於實現上述主張。而要實現上述主張,中國共產黨必須同國民黨建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這實質上是講,建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是推進國民革命的前提條件。
(二)中國共產黨的中心工作應致力於國民革命
宣言和決議對國民革命作了詳細說明,並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國,應該指出黨的中心工作以國民革命為中心工作,以解除國外壓迫。”“對工人農民之宣傳與組織是我們特殊的責任﹔引導工人農民參加國民革命更是我們的中心工作。我們的使命是以國民革命來解放被壓迫的中國民族,更進而謀世界革命。”
(三)關於共產黨同國民黨實現“黨內合作”的方式問題
大會決議指明,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是實現此種合作的組織形式。決議講了實行此種合作形式的必要性及實行此種合作后共產黨員在國民革命聯合戰線中要保持自己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獨立性,一刻也不能忘記工農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獨立的革命旗幟。
同年8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並通過決議,決定全體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中共統戰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三大”確立了以“黨內合作”的形式,實現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為促進全國范圍的民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為中國民主革命大發展創造了重要的條件。“三大”在黨的統戰史上,起到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鍵性作用,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以國共合作作為基礎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正式形成。
![]() | ![]() |
相關專題 |
· 統戰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