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系列重要講話的體會:實現領導方式方法的轉變

胡 堅

2013年08月30日16:43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實現領導方式方法的轉變

  五、“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

  ——強調要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

  習近平同志經常強調,在新的形勢下,我們要堅持好黨的群眾路線,“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黨的群眾路線是關系黨的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問題,任何時候都必須牢牢堅持。

  當前,黨面對的長期執政所面臨的考驗和危險,社會結構和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都對進一步貫徹落實好群眾路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做到:

  一要把提高做群眾工作的水平作為“第一能力”。善於研究和把握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大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論素質,增強服務群眾的本領。

  二要把體察民情、傾聽民聲作為“第一責任”。“安民之要,在於察其疾苦”,“為政,通下情為急”。要堅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調查研究,拿出更多時間精力到一線去、到條件較差和情況復雜的地方去,了解群眾所思、所慮、所盼,掌握基層熱點、難點和焦點,常思富民之策,常做利民之事,常興為民之舉。

  三要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准”。清醒認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站穩群眾立場,圍繞為人民謀利益、為人民創政績,使各項決策和各方面工作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人民意願,以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贏得民心,以惠民安民富民的工作實績接受歷史的檢驗。

  六、“底線思維”

  ——強調要從壞處准備,爭取最好結果,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准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底線思維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掌握這種思維方法就能做到認真評估決策處事的風險,估算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從而處變不驚、守住最后防線。《禮記·中庸》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有備無患、遇事不慌。這是古人對底線思維高度凝練的概括。底線思維是一種典型的后顧性思維取向,是公共管理科學中的一種重要思維方式。底線思維注重的是對危機、風險、底線的重視和防范,管理目標上側重於防范負面因素、堵塞管理漏洞、防止社會動蕩。底線起著“最起碼保証”的作用。同樣道理,底線思維起著與“最理想境界”、“效益最大化”相對應的“最低防線”、“危機最小化”的作用。基於這種底線思維所進行的底線管理,是公共管理體系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底線思維實質上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維上的辯証法。當前,我國處於發展的快速期,也是矛盾的濃縮期。在一個矛盾多樣、沖突多發、薄弱環節較多的階段,底線思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領導干部樹立底線思維,就要做到:

  一是全面把握實情。對實際情況要有充分的了解,把握各種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對於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危機要有充分的准備,制定預案,防患於未然。

  二是樹立正確政績觀。摒棄為了出政績、樹形象而不顧一切后果,隻有前瞻沒有后顧的錯誤思維方式。從守住底線開始,量力而行,步步為營謀求發展。

  三是樹立風險意識。善於排查各種潛在風險,找出安全與風險、常態與危機的分水嶺,守住各種風險的底線,如安全的底線,秩序的底線, 績效的底線,利益的底線等。

  四是強化過程管理。關注矛盾轉化的思維和決策過程,著眼於負面后果,建立防范體系。在防范的同時,更在於積極轉化,著力做好矛盾的轉化工作,力爭把壞事變好事。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