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十八大以來系列重要講話的體會:實現領導方式方法的轉變

胡 堅

2013年08月30日16:43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實現領導方式方法的轉變

  三、“空談誤國、實干興邦”

  ——強調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不斷深化改革、推動發展

  實干是連接認識與實踐的一座橋梁。反對空談、強調實干、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2012年3月,習近平同志在《關鍵在於落實》一文中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結論。”黨的十八大將“求真務實”寫進《黨章》,確定為黨的思想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再次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求全黨同志在黨的十八大精神引領下,牢記“兩個務必”,求真務實、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歷史從來不是空洞的言語。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能留下怎樣的印跡,關鍵取決於踏踏實實地干了些什麼。落實“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要求,我們必須做到:

  首先,要堅定信念不動搖。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不同利益互相纏繞、不同觀念互相碰撞,出現這樣那樣的矛盾與問題在所難免。黨的十八大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目標十分明確,關鍵在於落實。唯有堅持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目標。

  第二,要樹立正確的務實觀。“務實”與“形式主義”格格不入,也絕不是強調主觀的“實用主義”和“識時務”的庸俗觀,其本質內涵在於“不唯書、不唯上、隻唯實”。有的地方工作看似落實了,實際並未落實。如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不講大局,隻選有利於一時一地一己的工作落實﹔抓工作不是為了見成效,而是為了做給上級看,都不是抓工作應有的態度。每一個當下,都將成為歷史。隻有把心思放在干實事上,把作風轉到干實事上,把能力用在干成事上,才能真正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

  第三,要用創新的精神推動務實。將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堅持上級精神與本地實際相結合,是求真務實的內在要求。隻有用開放的思維、寬廣的視野和預見性的眼光,不斷研究新情況、積累新經驗,實現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的與時俱進,科學施策干、尊重規律干,圍繞大局干、依靠大家干,才能真正做到改革有新突破,開放有新局面,發展有新境界。

  四、“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強調要始終保持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勤勤懇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夙夜在公,語出《詩經·召南·採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意思是夜以繼日地勤於政事公務。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敬業樂群”、“恪盡職守”的傳統美德。“業精於勤荒於嬉”。夙夜在公,宣揚的是一種恭敬嚴肅、認真負責、任勞任怨、踏實奉獻的態度,體現的是一種勤奮、刻苦和謹慎的作風,彰顯的是一種珍惜生命、珍視未來的人生觀念。在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同志發表講話時說:“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為國盡力。”習近平同志兩次履新都用“夙夜在公”回應人民的期待和信任,表達出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體現了我們黨將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就是要求我們:

  一要增強發展的危機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繼續闊步前進,但仍面臨著突破改革的難關險隘、破解民生的重點難點、經受執政黨建設中的危險考驗等硬任務。加上全球化競爭日趨激烈,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這就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居安思危,始終保持不驕不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凝神聚力,團結一心,不斷創造新的業績。

  二要增強時間的緊迫感。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倒計時”,我們比以往“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能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取決於現實的作為。這就要求我們以隻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精神狀態干工作、抓落實,多深入實際、深入改革發展一線,多做一些實事,多出一些成果,真正把發展推向前進。

  三要增強工作的責任感。“責任重於泰山,事業任重道遠。”對於黨員干部來說,權力就是責任,在其位就要謀其政。這就要求對於干事創業要有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高度自覺,要有一日不為、三日不安的責任擔當。要以黨的好干部焦裕祿、楊善洲等為榜樣,愛崗敬業、勤勉工作,銳意進取、敢於拼搏,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