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2日16:38
人才成為各地黨代會熱議的話題。圖為天津黨代表在分組討論
重點:深入實施人才發展規劃綱要 大力集聚高端領軍人才
2010 年5 月《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發布后,全國31 個省市區分別制定了本地區的人才發展規劃,一些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也相繼出台,全國人才規劃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規劃綱要是人才發展的指導綱領。各地黨代會報告普遍把深入實施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作為今后一個時期人才工作的主線,提出要進一步落實規劃提出的各項重點任務、重點工程,為推動區域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湖北提出要全面落實人才規劃綱要,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使湖北真正成為創新型經濟蓬勃發展、創新人才加速集聚、創新活力充分釋放、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自主創新高地。
河北提出要強化人才支撐,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實施重點人才工程,抓好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集聚國內外尤其是京津的高端人才,形成優質創新資源匯聚河北的良好局面。
江西提出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抓好人才工作,加快培養造就創新創業人才,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為江西崛起提供強大智力支撐。
山東提出要深入實施泰山學者、創新團隊、首席技師、鄉村之星等重點工程,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把山東建設成為高端人才聚集地和優質勞動力富集地帶。
陝西提出要認真落實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健全人才培養、引進、流動、使用機制,統籌推進各級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打造西部人才高地。
高端引領、整體開發是人才發展必須堅持的指導方針。高端人才對事業發展具有關鍵支撐作用,對人才隊伍建設具有引領帶動作用。各地黨代會報告都把培養和集聚高端領軍人才作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體現了對人才成長規律的深刻認識。上海提出要瞄准世界前沿,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加快建設國際人才高地。江蘇目前已有246 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其中創業類人員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黨代會報告中江蘇明確表示將繼續在全球范圍引進科技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著力提高本土人才國際化素質。福建提出要抓住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的時機,面向全球大力引進各類高端人才。廣東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建設,強化創新績效評估。貴州提出要成龍配套地培養和引進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廣西提出了“文化桂軍”的概念,表示要努力培育一批屬於廣西民族地區特有的文化名家、大家,為建設民族文化強區提供有力人才支撐,帶動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舉措: 堅持人才優先發展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人才優先發展是后發國家實現現代化追趕的成功經驗,也是東部發達地區率先發展的成功實踐。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確立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布局,做到人才資源優先開發、人才結構優先調整、人才投資優先保証、人才制度優先創新。各地在黨代會報告中全面體現這一要求,把人才優先發展的思想落實到經濟社會
發展總體規劃和工作部署中,以人才優先發展引領和支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江蘇黨代會報告提出,要落實人才優先投入的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十大人才工程”,統籌抓好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的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形成適應“兩個率先”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真正讓人才優勢成為江蘇科學發展的第一優勢,人才競爭力成為江蘇的第一競爭力。
安徽黨代會報告提出了未來五年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必須努力走出的“六條新路”,其中之一就是“更加突出人才優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質提升、科教興皖的新路子”。強調要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加快培養引進各類人才,培養素質型人口紅利新優勢。
貴州黨代會報告提出,越是科技資源不足,越要重視發展科技。要切實把人才發展擺上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圍繞發展聚人才、匯智力。今后五年,貴州將以“人才聚集優化工程”為牽引,建設100 個人才基地,大力培養和引進各類優秀人才,使全省資源總量增長30%,達到280 萬人。
人才發展的關鍵在體制機制,體制機制的活力來自改革創新。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人才工作,積極探索建立充滿活力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是各地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的必由之路。北京中關村是首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一年多來,通過落實特殊政策、構建特殊機制、搭建特殊平台、延攬特殊人才,特區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北京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后要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建設好中關村人才特區,加快形成創新驅動發展模式。上海黨代會報告提出,要不斷把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深化浦東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加快推進人才特區建設,著力在完善市場體系、吸引人才、創造最佳創業環境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為全市和全國改革積累經驗。新疆提出從明年起對職稱評定辦法進行重大改革探索,努力形成全面體現以能力、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標准。
刊於2012年第9期中國人才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