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群对话”选取一周最重要、最精彩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官员的讲话,并配合网友的评论以对话的形式编辑出来。我们希望能够从官方和民间两个不同角度,反映时代的变化和进步。如果您对“党群对话”栏目还有什么要求、意见和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对话·时事热点
法制日报:装傻官员不能“傻人有傻福”
拿了别人给的300多万元的村官,竟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受贿,还不知道是犯法,是个别官员不懂法、不知法,还是我们的官员法律意识淡薄?其实都不是,这是某些官员在“装疯卖傻”。【详细】
网友“管荣保”:“拿300多万不知在受贿”这个“幽默”有点黑
作为一个基层支书,不说多懂法,起码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懂:人家的东西不能拿!不能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已己:“窃书不算偷”。而作为一个支部书记把“拿了300多万不知在受贿”,这个幽默实在有点黑!【详细】
网友“余兴辉”:“装傻”受贿要不得
拿了300多万还说不知在受贿的村官“雷语”无异于掩耳盗铃。荒谬言行的背后,是个别村官可能不学无术,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更为可能的是,这些村官装聋卖傻,故作糊涂,目的是为自己推脱责任。【详细】
对话·中央
习近平:不求“官”有多大 但求无愧于民
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详细】
网友“干越白丁”:习近平告诫“不求官大但求为民”引人警醒
不管大官小官,要做个好官;不论大事小事,要做点实事。有了这种志向,才能时刻以一个好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跳出个人名利得失的小圈子,始终把干事创业放在第一位,视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在其位尽其责,竭力干事,勤勉干事,以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赢得群众的认可。【详细】
网友“兰木风”:党员干部应不求“为官”,但求“为民”
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正确看待个人进退得失,让广大党员干部应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解决好做事与“为官”的关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化“官本位”观念……【详细】
李克强在广西调研:让老百姓过甜日子
7月8日至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西考察调研。李克强总理指出,广西是西部唯一有沿海大港口的省份,钦州港面向东南亚国家,应该和防城港区、北海港区一起统一开放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让北部湾经济区成为向东盟开放的一个战略支点。 【详细】
网友“惠斯春”:感于李克强“让老百姓过甜日子”
不可否认,在执行中央政策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变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损害一些群众的利益,成为阻碍干部和群众之间一堵“隔心墙”,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也降低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详细】
网友“商骅池”:李克强为什么说:辛苦心不苦
要实现全民富足全面建成小康可能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已经走在了途中,目标已是越来越近了,梦想也是越来越清晰了,在通往希望的路上任谁辛苦心也不会苦。 【详细】
对话·地方
齐鲁晚报:为子女入学发公函抹黑了公权力
以发函的形式为职工子女择校,眉山市委宣传部的做法带有明显的“挟红头文件之威”的色彩,属于滥用权力、私事公办的行为。涉事部门“确有不妥”的回应,显示出他们并未把这当成多大的事,此种态度更让人震惊。 【详细】
网友“张强红”:红头文件“徇私”丢的是公家的脸
子女教育之事操心奔波,本无可厚非,“孟母三迁”为的就是要让子女能受到优良的教育。但眉山市委宣传部“红头文件”致函东坡区教育局,要求妥善安排该部某干部子女到东坡中学就读,无疑是“权力自肥”,借公权搞特殊,丢的是公家的脸。【详细】
新华日报:“干部找骂”也莫作秀
7日消息,从今年5月起,浙江省安吉市天子湖镇开设“百姓讲堂”,每月请一位村民到镇政府“骂”干部,直言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该镇政府工作人员说,这是他们“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的新招。【详细】
网友“蜗牛的背壳”:“干部找骂”别沦为“秀官场”
在当下批评与自我批评乏力的形势下,活动以“骂”的方式,着实创新味十足,但也并不是无病呻吟、无理取闹,而是针对眼前镇政府干部的工作生活问题谈不足、找差距、揭短丑,这对贯彻落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广大群众”实可谓大有裨益,无可厚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