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大约30名中小学校长,在今年1月初分别到云南西双版纳、华东等地公费“考察”和旅游。阳江市有关部门表示,校长是按有关规定去“考察交流”的,活动费用由各校长回学校报销。一名参加活动的校长承认,“顺便了解了那边的风俗民情”,去西双版纳每人花费4000多元。对于中央去年12月初出台的八项规定,阳江市教师校长培训中心工作人员称:“文件到这边可能会慢一些。”(据3月18日中华网)
“公费旅游”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也是关注的焦点。“公款旅游”涉及的不仅仅是“钱”上的浪费,更是换了马甲的贪污腐败。2009年中央发文《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严禁一切公费出国旅游。随后各地出台规定严禁公款旅游。但规定一出台便遇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考察交流”最为流行。
诚然,学校当然有外出考察交流的需要。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固步自封”无疑是自取灭亡。走出去,开眼界,学东西,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自己的长处,都有必要性。但是“考察交流”绝不是公款旅游的借口。
再来看此次校长门的“考察交流”,选地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以其特殊的热带雨林、特色的人文风情驰名中外,却未曾听过其教育出众,值得校长门不远千里来寻求“真经”。考察交流的借口未免太过拙劣。严禁公款旅游又岂止是“八项规定”才有的?“文件到这边可能会慢一些”不可怕,可怕的是严禁“不当三公消费”迟迟进不了人心,可怕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任意妄为。
当《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出台时,不少人就担心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今天再看,担忧并非多余。公款旅游为何屡禁不止,“考察交流”又为何屡成借口。新一届领导人高度重视贪污腐败问题,“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相继出台,可依旧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高压无法令人产生敬畏,无法扼杀侥幸之心,那确实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各部门出台具体办法,扎紧制度的“篱笆墙”,增强财政预算的“高压线”,既要盯“钱”,更要管“权”。莫让“严禁公款旅游”变成一句正确的假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