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历新年第一天,治理公车私用的贺岁片就接二连三开演。云南省红河州宣传部部长伍皓“微博晒车牌”刚刚唱罢,北京市一小学生“公车挂红牌”又闪亮登场,如今全国人大代表叶青“直接取消省部级以下公车”也正在热播。一番围观过后,笔者觉得还是“直接取消省部级以下公车”最有看头,也更值得公众为之翘首与喝彩。
上至官员下至学生,都对治理公车使用乱象提出建议和看法,这反映了民众对打击车轮腐败的诉求和期望。公车私用问题持续发酵、引发关注,这折射出提速公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推行公车改革,至今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十几年的车改历程,客观地讲石头倒是摸了不少,可车改依旧停留在深水区也是不争事实。诚然,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改革的探索和谨慎精神,但车改如果光摸石头不过河,那么车轮腐败何时休,车改这块硬骨头何时能啃下,恐怕都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公车顽疾为何难治理,究其原因,还是一些官员搞攀比,还是一些官员怀私欲,还是一些官员图享受所致。公车改革为何难推进,说到底,还是一些官员不肯舍弃既得利益,还是一些官员不愿革自己的命,还是一些官员缺乏动真格的力度和决心使然。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有危险。是宁可在风险中克难前行,还是在危险中坐以待毙,作为执政者千万不能犯糊涂。
实践证明,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民幸福的根本方法。倒逼公车回归公务正轨,我们必须要打破公车改革“稳定”有余而“积极”不足僵局。迫使官员回归公仆本质,我们不妨从“直接取消省部级以下公车”下手。厘清哪些单位需要保留公车,什么情况可以使用公车,才能刹住车轮腐败,防止公车改革原地打滑,确保车改顺利过河。
期待公车改革的胆子能大一些,步子能快一点。(武西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