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求抄忏悔书,缘于少数干部已失去说真话能力

士心

2015年12月18日09:1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反腐力度加大,众多贪官落马,有人或已产生“审丑疲劳”。不过,媒体12月17日披露的福建省环保厅副厅长王国长严重违纪问题剖析,还是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新亮点”,令人瞠目:在写忏悔书的过程中,他多次请求执纪人员提供别人的样本供他抄写!

落马贪官求抄忏悔书,表面看似乎是个人文化水平问题,其实不然。王国长1977年考上大学,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基本的文字功底肯定有。那为什么连一份忏悔书都写不出来?分析他堕入违法犯罪深渊前后的轨迹,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确有不知错在哪里的可能。他自己就承认:“我平时不重视学习政治、法律和党内廉洁自律规定”。在单位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之时,他经常以工作忙为由不参加。虽说肯定知道贪了腐了不对,但具体犯了哪条哪款,他却说不清楚,不找样本还真不成。二是抄已成了习惯。平时对党纪国法不熟悉,错在哪里又说不清,现学来不及,那么看看别人说了哪几个方面,找个范本换上自己的事例抄一抄,自然最为简便。这说明王国长对怎样找范本抄材料应付廉政教育,的确很有心得。只可惜平时抄的时候没有入脑入心,印象不深,犯事后就只有请求提供样本这个丢人的办法了。三是如他自己所说,“在廉政上出现‘两张皮’”“在所分管的处和单位会议上要求加强廉政建设,而自己做的又是另一套,嘴巴讲重要,实际上无所谓”。长年累月的心口不一,讲空话套话已成习惯,该真心忏悔讲真话的时候,难免就不知道如何张嘴如何下笔了。

这最后一条原因最重要:有的干部由于平时就习惯于说一套做一套,把反腐倡廉当成了只挂在嘴上的口号,讲起来头头是道,甚至不乏出口成章、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习惯成自然,早已失去了说真话、剖真心的能力。就像王国长一样,除了常对下属讲廉政,年年民主生活会也都会讲问题,然而却没有真正进行深刻剖析,年年都是“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等老一套,变成了有口无心的“留声机”。

值得深思的是,在反腐倡廉方面失去说真话能力的干部,绝不止王国长一个。起码王国长所在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有出现这一问题的可能。试想,王国长年年民主生活会上老调重弹却总能过关,说明他这些所谓自我剖析的空话套话,并非“异类”,肯定符合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样本”,所以王国长落马以后,才仍然会想到忏悔书也该有“样本”。

况且王国长的猜想并非没有依据。忏悔书本来应是贪官落马后,反思自身的堕落过程,追悔莫及,带着悔意与沉痛直抒胸臆。忏悔书关键在于真实,真实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起警示作用,有没有文采倒非首要。但有时情况并不是这样。有人写忏悔书,是试图回避法律严惩,有时还成了减刑的依据。当然也有试图回避法律惩罚的意图直接暴露的例子。比如南京江宁区水利局副局长徐亮,在接受纪委调查时,忏悔书中说,“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只怨自己,只恨自己”,表现得“情真意切”。但真被送上法庭后,他却全面翻供,演出了一出“翻供闹剧”,说明当初所谓真心忏悔,不过是又一篇文采斐然的空话套话而已。

可以说,指望一贯言行不一的贪官真心忏悔,真的做不到;指望忏悔书所带来的警示作用,就能让习惯成自然的贪官收心收手,恐怕也是奢望。还是要针对绝大多数没有堕落、至少是没有“病入膏肓”的干部,用对照各项廉政制度逐条检查、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正面回答与深刻剖析、对个人重大事项和家庭财产申报真实性严格核查等真正管用的办法,倒逼党员干部说真话、道实情,抛去人云亦云、华而不实的廉政教育“样本”,迫使干部自己主动学法纪、查条款、划红线,依规守纪用权,严格依法履职,不要等堕入贪腐深渊后还惦着找“样本”写忏悔书。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士心热评”专栏:

 

网评精粹:


正视党员的“特殊性”

以公开透明遏制官员“雅腐”

消化库存商品房需政府和市场联手应对

互联网必将成为中国经济2.0的“腾飞之翼”

用好地方党委工作《条例》这个治党治国“重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士心热评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