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预见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庄福龄

2014年02月17日09:18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十六年光辉实践是对邓小平理论科学预见性的有力验证

  从邓小平主动退出领导核心,十三届四中全会实现新老交替以来,党经历三次代表大会、走过了十六年的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段在邓小平理论科学预见的指导下,实践上有重大突破、理论上有重大创新、事业上打开崭新局面的辉煌历史。这段历史是围绕着以建设社会主义为中心而展开的。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邓小平在他最后的岁月中始终放心不下的是把党的建设搞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保证共产党内部不出问题。十六年来,党中央从总结历史经验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共产党员成为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成为学习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模范,成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模范。正如十六大报告总结的那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现实经验和历史经验的“归结”,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这次代表大会因势利导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及时地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列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根据新世纪、新变化、新任务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补充和丰富党的指导思想的需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同时也必然要求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等等。

  “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这是邓小平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预见和设想。他提出这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和西方一些国家相比“还是落后的”,但是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对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点的帮助”,同时由于“国内市场比较大了”,“与国外的经济交往,包括发展贸易,前景就更加宽广了”。[5]这一估计是切合实际的,也是有可能办到的。后来,邓小平又进一步把中国的经济发展具体化,分三步走,提出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30年到50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他在1988年把三步走作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标,把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他认为深化改革是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一个世纪,是为了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到了1989年9月,还有十年即将进入新世纪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只要“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他针对中国发生的动乱指出,社会主义的中国谁也动摇不了,中国一定要发展,改革开放一定要继续,生产力要以适当的速度持续增长,人民生活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一步步改善,我们前进的步伐会更稳健,更扎实、更快,他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他断言“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6]为新世纪进一步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的上述预见,不仅被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所证明,而且也预见到下世纪建设小康社会仍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的,仍然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行的,他要求新的领导集体应当是“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班子”,[7]应当从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小康水平继续奋斗。

  “开辟未来”。这是邓小平有生之年的最后岁月最为关注的问题和托付。他认为,不论是总结经验,还是结束过去,都是为了开辟未来。他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厚望,一贯为美好的信念付出毕生的心血,他要求用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精神去实现未来的理想。从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先后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都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为开辟未来而艰苦奋斗的。从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基础,充分发挥这一时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所提出的要求,也只有在贯彻这些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在思想上有新解放,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新发展和新创造。不论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六年,还是又一次新老交替的十六大以来的三年,首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上,根本的依据还是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8]的论断,党就是在这一理论指引下,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过程;是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构想指引下,通过税收调节、西部大开发、支持不发达地区、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的历史过程;也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不搞争论、踏实苦干、讲求效益、稳步发展的过程;第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党是在邓小平关于坚持两手抓、消灭丑恶、反对腐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一系列思想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也是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中前进的;第三,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上,还是以邓小平关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党是在深刻认识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努力奋斗的。既要以科学的态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又要以尊重历史、尊重人类文明的精神,为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作出新贡献;既要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又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既要深化体制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又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它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责编:张湘忆、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