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阮成发: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我心中的“武汉2049”

(2013年11月28日)

2013年12月04日15:05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中规院对武汉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描绘,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令人向往,催人奋进。

描述武汉的未来,需要不断深化对城市的认知,把握城市的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是城市之魂,只有抓住了这个魂,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形成特色,持续发展,永葆繁荣,在中国乃至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认为:

江汉汇流、三镇鼎立、湖泊密布,是武汉城市格局之魂。大江穿城,龟蛇相望,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三城,大开大合的城市格局世界少有;166个湖泊和东西向山系镶嵌城中,云水相依,湖山相映,铺染城市底色。独特的城市格局,是武汉个性魅力之所在。面向未来,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围绕这一格局,充分展现武汉大江大湖大城的大气灵秀之美。

天元之位、九省通衢,是武汉城市区位之魂。武汉居中独厚,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承东启西、接南转北,通江达海、辐射八方。以武汉为中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画圆,可覆盖全国10亿人口和90%的经济总量。优越的城市区位,是武汉发展之基。城市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和不断突出这一优势。

大学生数量世界之最,科教实力雄厚,是武汉城市活力之魂。目前,武汉在校大学生130万,数量居世界城市之首,青春活力涌动,朝气蓬勃。为数众多的青年学子,是武汉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武汉的未来。我们要呵护他们、留住他们、守望他们,让他们的青春在武汉的发展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武汉城市精神之魂。敢为人先,是武汉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城市特质的集中体现;追求卓越,是号召、是引领,是倡导的一种作风,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我们要用这种精神引领未来,汇聚全市力量,推动城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遥望2049,我们的心中充满美好憧憬:

届时的中国,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的领导作用。

届时的中国中部,特别是长江中游地区,将实现全面崛起,成为全国经济社会的核心地带之一,成为连接国际、贯通全国的核心枢纽,形成世界级的城市群。

届时的武汉,将成为中国中部中心,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心城市,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实现大武汉的全面复兴。

中国中部中心,是2049武汉城市目标之魂。展望40年后的武汉:

——综合实力雄厚。届时,武汉将产生万亿元的产业、一批千亿元的企业,出现具有全球控制力和话语权的企业集团。“武汉造”恢复“汉阳造”历史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制造业中心,在全球制造体系中都有一席之地。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国际会议、知名展会常年在汉举办,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将进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人均收入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市民。

——科学技术发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全市发展,武大、华科大将跻身世界名校行列,武汉将聚集一批科学大师。前沿科学在这里传播,创新资源在这里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在这里追逐科学梦想,一批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在这里产生,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企业家从这里走向世界。

——都市大气恢宏。大江大湖大武汉,三镇展大城雄姿,新城显现代风范。 “铁水公空”通达九州、连接世界,成为祖国的立交桥。城市疏密有致、功能完善,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建筑各得其所,城市特色鲜明、风格独具。

——生态环境优美。长江东去、汉水西来,母亲河承载着城市的生命,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城水相融、水天一色,百里滨江如画,清明上河图处处可见。龟蛇对峙,挺起城市的脊梁;群山环抱,绵延城市的文脉。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田野风光与都市景观相映成趣,人与自然乐得其所。届时的武汉,水美、地绿、天蓝,城市安静、祥和、闲适。

——文化魅力彰显。汉派文化与各国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既有楚风汉韵、京腔汉调、“汉秀”演艺,又有美国百老汇音乐、俄罗斯芭蕾舞、意大利时装等异国文化精粹;既能品尝到热干面的香、鸭脖子的辣、莲藕汤的鲜,又能享受法国大餐、英国威士忌、日本料理等异国美食。书店、剧场、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遍布全城,处处流淌着人文气息,润泽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