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一篇读罢头飞雪”

——毛泽东与“二十四史”概议

陈晋

2013年10月17日08:2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 “二十四史”是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书。毛泽东阅读、批注、评论、运用“二十四史”,常常体现出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鲜明观点。对毛泽东揽史,可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从不回避,甚至有意彰显像严谨的历史学家那样的读史情怀;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史观,对中国历史发展运动线索进行整体评述;带着浓厚的情感,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统一,关注中国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发展;对“二十四史”记载的内容,采用批判分析的方法;毛泽东读史、评史、用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借鉴治国理政方法。

[关键词]毛泽东;“二十四史”;阶级斗争史观;国家民族立场;批判分析方法;古为今用

“二十四史”是毛泽东读了一生的书,也是在他手中最为沉重的一部书。

“二十四史”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发展过程,蕴藏中国历史演变规律,包含丰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知识、经验和智慧。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阅读这部大书,1952年添置乾隆武英殿本的线装本“二十四史”后,又开始有计划地完整阅读。为方便读史,他还促成“二十四史”的整理、《资治通鉴》的标点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工作。

毛泽东一生好史。用他1964年《贺新郎?读史》中的自陈来形容,恰似“一篇读罢头飞雪”。

一、史家阅读情怀

毛泽东读史,方法很灵活,总是联系到书中的一些人和事,补充阅读其他书籍。比如,1964年12月29日,他写信给田家英:“近读《五代史》后唐庄宗传三垂冈战役,记起了年轻时曾读过一首咏史诗,忘记了是何代何人所作。请你一查,告我为盼!”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写下《三垂冈》一诗,后经查实,是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

由此可说,毛泽东读“二十四史”,其实是广义的说法。配合读“二十四史”,他时常阅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和宋、辽、金、元各朝纪事本末等史书。在这些书中,先看哪一本,后看哪一本,毛泽东也有一定套路。这从他1962年读几本史书的顺序可看出些端倪。9月20日,他要《宋史》,工作人员送去了《宋史》和《宋史纪事本末》。11月23日,他要其他各朝纪事本末。11月24日,他又要《续通鉴纪事本末》。由此推测,毛泽东这段时间可能是在研读《宋史》。在读《元史》的时候,他明确地说:看完《元史》,再看《通鉴纪事本末》,而后读《续通鉴纪事本末》。读“二十四史”和读“通鉴”、“本末”,在毛泽东看来是一体的,能起互补之效。

推荐阅读:

毛泽东最伤心的一篇文章

【党史周刊】从小爱读《西游记》 毛泽东身上的"猴气"

【党史周刊】解密:毛泽东有哪三件事闭口不谈?

【党史周刊】毛泽东:不要老是想着“我多么高明”

【特别策划】盘点:毛泽东生命中六个“最后一次”

毛泽东为何多次提到“李自成”

毛泽东向彭德怀检讨:百团大战若讲缺点先在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