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论述的几点体会

李宛聪

2013年10月12日15: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摘要]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这方面有很多论述。他强调: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利益,同人民群众一同克服困难;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解决问题的基础,不能关在房子里作主观主义的决策;欲速则不达,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作计划留有余地;要按照辩证法办事,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工作,等等。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领导决策水平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领导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调查研究;辩证法

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要改变世界就必须有正确的方法。毛泽东曾把方法比作是过河的“桥与船”,他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本期《党的文献》发表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选载之六: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集中反映了这一点。笔者从中撷取几个方面,谈点学习体会。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也是一个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革命时期,我们靠实事求是取得胜利;在建设时期,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方法。1953年毛泽东在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的谈话中说:“做一切工作,必须切合实际。切合实际就是要看需要与可能,可能就是包括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干部条件。”(见本期《党的文献》刊发的重要文献《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引自该论述)。)这一点在毛泽东领导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规定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它必须符合国家实际。毛泽东为起草宪法确定的方针就是:“以事实为根据,不能凭空臆造。”(《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20页。)在宪法起草以前,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邀集党外人士,先就宪法制定的根据、作用、可能性和困难等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宪法起草的过程中,又广泛征求意见,进行反复讨论研究,力求使这部根本大法大体适合我国情况。毛泽东在总结宪法起草工作时说:“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原则性和灵活性。”正是因为贯彻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所以1954年宪法“是得人心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上),第334页。) ,为以后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但又不能一味迷信外国,脱离中国实际,陷入教条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之后,毛泽东一直强调,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破除一切迷信。在他看来,破除迷信,既包括破除对西方的迷信,也包括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真正地走自己的路。破除迷信只是首要的精神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具体做到实事求是呢?毛泽东讲了三条:“第一条调查,把情况搞清楚。第二条指导,包括方针政策、任务、部署在内。第三条检查,检查要直接和下级干部见面,了解情况一起商量,他们觉得有困难,要提出解决办法帮助他们。”他提出:“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试办,不要忙于决定,要搞典型,研究典型,要研究一个好的、一个坏的,只靠好的,不能发现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实事求是的要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赵晶)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毛泽东纪念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