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昆山对干部的外在刚性约束措施具体都有哪些?
管爱国:首先是严密的制度。就拿对干部作风的约束来讲,在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江苏省出台“十项规定”、苏州市出台“十二项规定”的基础上,昆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细化出台了“十六项规定”,给干部订立了很多不能违反的“规矩”。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清风行动”,集中督查公款吃喝和公车私用等问题。今年,我们明确要求全市“三公经费”支出负增长,一般性支出下降10%。全面推行职务消费公务卡结算制度,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以电子支付方式确保职务消费全程留痕,透明消费。
其次,我们用高科技的监察手段来约束干部。2007年,我们就开始建设综合行政电子监察平台,对审批、处罚、收费等行政权力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对行政权力集中、资金资源密集的建设工程、招标采购、土地出让等领域采用全程网上监控,一旦出现违规情况,电子监察平台会发出预警,监察人员会及时进行处理。由“人盯人”变为“机盯人”,有效限制了自由裁量权,筑牢了权力行使的“防火墙”。
最后,我们昆山纪委在敢办案、办大案的过程中,也在干部群体中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比如前面讲到的那个腐败窝案,先后共查处涉案党员干部1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4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我们一直坚持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统一领导,集中查处了多起利益冲突型腐败案件,以及党员干部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的案件,始终保持了对腐败现象的高压态势。
请第三方进行科学的反腐倡廉民意调查,践行我们的“群众路线”
中国青年报:据了解,去年你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公众、企业家与领导干部三个群体的“昆山勤廉满意度”随机抽样调查,这在全国的县级市中尚属首次。昆山为什么要率先请社会第三方研发、实施这类敏感的民意调查?您不怕调查结果最后成 “烫手山芋”吗?
管爱国:这个民调确实比较敏感,当时看甚至可以说有点儿“前卫”。但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下定决心的,是想全方位摸个实底:昆山拼搏发展到今天,各界对昆山的党政队伍都是怎么看的?因此,不仅被调查对象,覆盖社会、经济、政治三个方面;实际调查内容也是三方面,既比较、借鉴了中纪委和全国各省纪检民调的做法和经验,尽可能科学地评估干部在勤廉两方面的表现,还有我们昆山独特的对“发展满意度”的测评。我们认为对昆山干部进行勤政、廉政和发展三个方面综合性的社会民意考评,才能比较全面,对被测评的各级干部也会比较公平。
现在全社会对反腐败的关注度很高,我们也强调党和政府的工作要走“群众路线”。在我看来,拿出共产党员实事求是的勇气,请第三方独立机构用科学的民意调查方法,摸清老百姓对我们现阶段反腐倡廉工作的评价与建议,摸清他们对昆山发展现状的满意与不满意,恰恰就是在实践“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在决定进行这项调查时,我们就对调查结果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调查结果比较理想,说明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有了初步的认可,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如果调查结果不太理想,我们可以从老百姓的评价中发现当前工作存在的真问题。只有发现并改正了真问题,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