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转型是持续不断的,我们更要一步一步地来规划转型问题。不要总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看什么方向比较新潮、什么方向特别赚钱,就不顾现实条件硬是往那个方向转。比如说,谁都知道高端服务业投入产出比很高、效益很好,可是如果非要昆山现在就放弃已有的发展基础,强行向高端服务业转型,那就不切实际。因为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昆山现在这方面并没有充分的基础。中国有句老话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不能看人家搬金山,我们也去搬,弄不好金山没搬回来,还砸了自己的脚。
中国青年报:昆山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管爱国: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有限的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对于昆山来讲,粗放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是早期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发展到现在,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把每一份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
昆山由11个镇和开发区组成,它们之间偶尔也会出现没有尺度的恶性竞争。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只管发展结果,不计发展成本,特别是忽略资源成本。这种比拼消耗了昆山本就有限的大量资源。我们经过比较后发现,昆山所有开发区平均产出水平是各镇的3.5倍,产出水平最好的开发区是产出水平最弱的镇的16倍!对此,我们正在抓紧研究、探索避免各板块之间恶性竞争的管理协调机制。
中国青年报: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成绩斐然。作为昆山的一把手,您的“卫冕”压力大不大?
管爱国:要说压力一点没有那不可能,但是说实话,这个不是主要压力来源。昆山第一次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是在我当昆山市长期间。现在,经常有人问我,人家别的地方都是在百分之十几地增长,今年昆山才百分之八九,你不焦虑?我真是一点儿也不焦虑。一方面是因为发展阶段不同,昆山已经不再处于高投入、高增长的初级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昆山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为了保住 “全国百强县第一” 这个名号,而是为了探索未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我现在最大的压力就是给昆山下一阶段发展制定好战略规划,跑好昆山可持续发展在我手中的这一棒。因为如果我这一棒没跑好,昆山的发展就可能走弯路。我这里所说的发展战略一定要科学、周全、有预见性,不说对昆山未来20年的发展都有帮助,起码也要管个5年、10年。我们不能费心费力制定了一个战略,却只能在两三年内起作用。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昆山的发展过程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管爱国:就是要充分重视规划的作用,因为好的规划可以避免城市发展走弯路。我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海德堡的火车站100多年来都没有大变过。在这期间,火车从蒸汽机发展到内燃机再到电机,海德堡的火车站依然适用。可是反观我们就不是这样。
当然,我所说的规划并不单指市政规划,而是针对一个城市发展所进行的综合规划。早在2002年,昆山就邀请中国规划院进行了城市发展综合规划,这在全国县级市中是第一家。现在看来,正是那个规划促成了昆山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不过随着昆山的发展,当时的规划已经滞后,必须进行新的规划。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