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时隔3个月,近日召开的全国两会,无疑是一个展示新风的窗口,既受老百姓期待关注,也要受到人民群众的检视。中央改进作风“开学”一个季度以来,效果如何,成绩怎么样?不妨看看两会在八项规定的第一次“季考”中,交出了怎样的一份答卷。
选择题:低调与节俭
奢华与低调、铺张与节俭、繁琐或简单,今年两会都选择了“B项”。
代表进京开会,没了机场接机仪式,有些人甚至要“拼车”,即坐满委员才开车。
车队在行驶过程中,没有了警车开道,碰到红灯和社会车辆一样等。
驻地宾馆没有了标语横幅,鲜花地毯,房间里也没有了豪华布置和礼品特产。
不提供纸质大会发言和简报,无纸化办公;不提供酒类饮料,自助餐“光盘行动”。
简答题:通俗又亲切
今年的两会,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代表讨论,没有了官话套话,只有真话实话,既通俗易懂,更是亲切自然。
听完政协委员脱稿发言后,习近平称赞:“直来直去 谈的都是干货”;与农民工代表朱雪芹握手时,关切地询问她是否已在上海落户。谈及雾霾天气时,一句“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逗笑全场。听完村官代表张文成发言后,细心询问:“村民都盖新房了吗?”
温家宝到四川代表团“告别”时说:“如果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好,那是由于我个人的能力所限,希望得到人民的谅解。我希望我们国家的未来越来越美好,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幸福。”
李克强到湖南代表团互动时,宽慰农民工代表:“你我都是代表,不用紧张”;当发言被基层代表插话时,示意工作人员“别干扰他”,称这是法律赋予代表的权力,并让代表把“锦囊妙计”讲完。
王岐山参加北京团讨论时谈毛病叹驼背。
汪洋参加安徽团代表是说改革就是要拿刀割自己肉。
…………
写作题:平实而厚重
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整场“考试”的“关键之笔”,相比以往,今年“大作文”“小”了不少,内容简练却有丰富内涵。整篇“文章”风格简洁,言辞恳切,重点突出,虽然平实无华,却是一份厚重的民生语录。
报告从八个方面阐述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及特点,既总结成绩,又直面问题,既回顾过去,又建言未来。最后一句“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既是本届政府的完美总结,更是对下届政府的热切期盼和殷殷嘱托,堪称全文的“凤尾”。在报告结束后,温总理深深的“三鞠躬”是对民意的尊敬,更为全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人民群众是这场“考试”的“考官”,这份答卷得分高低,关键还要看“考官”满意不满意。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耳闻目睹两会吹起的务实新风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两会交出的这份答卷,“考官”定会给予高分。
在作风建设这门“学科”上,我们党也曾经落下了一些“课程”。由于一些地方部分党员干部作风问题突出,党在人民群众这位“考官”的心目中,甚至留下了“差生”的印象。但是,自八项规定出台,改进作风“开学”以来,透过新一届领导集体几个月来的身体力行,以及两会交出的满意答卷,我们看到了党从一个“差生”成功逆袭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