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目的“勤俭持家”幕布前,4000余件文化生活老物件统一码放在朝阳文化馆前广场上,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参观,从这些老物件中他们追忆着各自的难忘岁月。
▲ 一大早,文化馆文化志愿者全体总动员,以“蚂蚁搬家”的传递方式,将收藏的老物件搬到馆前广场上进行展示。
▲ 沈大姐是馆藏6000余件老物件的总管家,她将这些“宝贝”逐一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两名捐赠者将自家使用过的大水缸抬到展示现场,老物件收集自1996年开始,不少热心市民踊跃捐赠。
▲ 展览现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细数着他们儿时用过的物件、玩过的玩具,讲述着记忆中的故事。
▲ 志愿者们把一件件承载着时光记忆的老物件手手相传, 表达出要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 “勤俭持家”展览展示了百姓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内容涵盖工具、橱柜、灯具、家电、农具、衣帽、办公用品、玩具等20多个种类。
▲ 上世纪七十年代用过的补袜子的袜板、纳鞋底的撑子,打家具用的刨子……诉说着当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生活。
▲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录音机,也曾经是一家人用勤俭节约积攒下来的钱,才能买下的“奢侈品”。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曾经熟悉的口头禅,恐怕很久没听过、更没说过了吧。而见证这口头禅的补袜板、旧鞋帽,如今又去了哪里?
3月3日清晨7点半,近百名朝阳区文化馆的文化志愿者,“蚂蚁搬家”一样,陆陆续续用了近3个小时,将文化馆老物件工作室挑选的4000余件文化生活老物件码放在了文化馆广场上。名为“勤俭持家”的主题展览就此开始了。
没有特别的展台,工具、橱柜、灯具、家电、农具、衣帽、办公用品、玩具等20多类老物件,一件件摆在地上,如同一个个老人,一坐下,就说起了故事。
“当年布票有限,提倡穿戴要朴素,节约用布,鼓励大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观众谢先生看着这堆“破烂儿”说,小时候外衣坏了都要补,长大些,小了的衣服就穿到里面做衬衣用,剩下的下脚料再用缝纫机按照不同颜色做成小孩穿的衣服。还有这袜板,除了补袜子用外,有些人新买的或新做的袜子,也会在穿用之前用袜板给袜子提前补上个袜底和袜头,袜子穿的时间就长了。“现在大家穿的袜子破了,直接扔掉换新的了,在以前,都要缝补。”
展出的老物件大多数是从收破烂儿的人手里买的,也有老街坊们捐献的。已故的文学家张中行穿过的皮鞋、使用过的炉子,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二八自行车,七十年代的大铝盆,八十年代流行的蛤蟆镜、录音机等等。这些昔日难登大雅之堂的“破烂儿”,虽远够不上文物的级别,却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追忆,更成为社会发展的见证。
一名多次把自家的老物件捐给文化馆的蔡先生,也来到了现场,他指着自家送来的搓衣板说:“这是我奶奶七十年代买的,捐的那天上午还用过。”蔡先生回忆,这个搓衣板前后经历了他家四代人。在这期间他们家先后更换了四台洗衣机,由于使用搓衣板能够洗掉顽渍,老人还是习惯使用搓衣板洗衣,虽然搓衣板中部已被搓平,但这个老物件一直被他们家视为珍贵家物。
还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参观,指着自己儿时的玩具、书籍等物品讲述着记忆中的故事,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传递给下一代。一位80后留言:“虽然并未经历过这些艰苦的日子,但通过展览展出的普通日常生活用品,仿佛时光倒流,回顾先辈们为后人的好日子做出的努力和奋斗,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所用的。”
朝阳区文化馆馆长徐伟介绍,希望通过举办“勤俭持家”主题交流、展示活动,唤起每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将老辈人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