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遍遍回放着“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评选结果视频,一阵阵感慨于每个主人翁的心灵都如鲜花般美丽,每段故事的细节都如此真切动人。在这些人物中,有成年人,也有小学生;有朴实平凡的农村妇女,也有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有普通群众,也有党员干部;尽管他们的身份、背景和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一样感动人心、震撼灵魂。他们中有的虽然已经逝去,但他们播洒的道德光芒和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必将照亮前路,“给力”后人。
虽然没有明显的标识,但在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却不乏共产党员。反复品读他们事迹,深感人格的崇高和平凡中的伟大,“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这是“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的平实表白。无论“用生命托举歼-15”的罗阳,还是“纵死终令汗竹香”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防科技事业的林俊德,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壮烈场面,总让我泪流满襟。他们是标杆,是旗帜,是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仰视和看齐的楷模。
看过一篇文章称,近年国外一些大党老党,面临深层次的“四大挑战”:一是社会认同下降;二是传统理念与现实政策取向相互冲突;三是战斗力严重下滑;四是高端人才匮乏危机。窃以为,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规律,只要是大党老党,概莫能外,中共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很明显,“精神懈怠”是为政思想问题;“能力不足”是执政能力问题;“脱离群众”是施政作风问题,“消极腐败”是政治品质问题。面对这些考验与危险,只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对于一个共产党员而言,“精神懈怠”是最大的危险。如果精神懈怠了,理想信念就会动摇、党性观念就会淡薄、服务意识就会削弱、工作能力就会降低、廉洁自律就会松懈。要克服这一危险,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就必须向榜样看齐,自觉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崇高精神,像罗阳和林俊德那样,对事业执着奉献、为人民鞠躬尽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像“民工局长”陈家顺那样践行“公仆精神”:视群众为亲人,自愿为百姓“打工”,为乡亲勇当“卧底”,为保障农民工利益甘把苦头吃尽;像张丽莉、周月华和李文波那样,牢记党和人民重托,担当起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应尽的责任,以坚强的民族精神挺起中国脊梁,用自己的行动和力量,推动时代的进步发展。
“感动中国”的人物是人类不朽的丰碑,“感动中国”的党员模范如灯塔,导航渡过“精神暗礁”;如桥梁纽带,密切着党群关系;如旗帜和航标,引我们坚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