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尽超
柬埔寨的学校
一些私人运营的非政府机构,问题可能加亟待解决。在柬埔寨城市暹粒,有一座当地年轻人运作的孤儿教育院。志愿者招募网站上的宣传是,36个孤儿,15个志愿者常年教学。然而我看到的这个地方,常住的孤儿十余人,男女分住在两个狭小的屋子里。志愿者只有两个看到相关信息自愿前来的中国姑娘。而这两个姑娘每人也只有半月时间在这里教学,学生人数每天都不同。
在斯里兰卡的一所残障儿童公益小学,情况似乎更严重。这里的每个志愿者参与进来都需要缴纳一笔不小的费用,然而孩子的生活条件和饮食仍然不忍卒视。反观该小学负责人的“私宅”,就大概明白了整件事。
从中国到东南亚到非洲,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全球掀起一场“公益热”,更多的人参与到大公益中来,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非政府组织或非盈利性机构怎么得到有效的监管和资源分派;青年人怎么更正视志愿者这个身份以及怎么提供更有效的帮助,此类问题种种,或许值得全球每一个关心公益的人思考。
![]() | ![]() |
相关专题 |
· 中国共青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