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我看到的国际志愿者——助人 互助 还是自助

王尽超

2013年11月05日13:47   来源:人民网

一个马达加斯加小孩独自站在屋外

助人——是无私的善意,还是自我满足。

安齐拉贝是马达加斯加中部高原上的小城,充满了殖民地时期留下的法式风情建筑。天气原因,我没能按计划到达首都塔纳,被迫在这里留宿一晚,机缘巧合,通过司机认识了马修——一所公益小学的负责人。马修在巴黎出生长大,21年前来马达加斯加旅行,被这里的贫困落后深深震撼,后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来到这个偏远的南非岛国,投身公益教育。

马修公益小学主要教授法语和英语,这里还有一个规模不小的图书室。“最初的时候,都是我自己一箱一箱从法国运书过来”,马修笑着回忆,“机场的工作人员总是怀疑我在做什么不法勾当”。

一次和马修闲谈时,我问了一个很早就想提起的问题,“你觉得你做这些,是纯粹的无私吗?”马修想了想说,“不。我想不存在纯粹的无私。”“本质上,人做所有事,都是出于自我满足。善或恶,是一个群体性的评价。对我个人,我只是在做我认为自己需要做的事而已。我看着他们得到好的教育,有的孩子让整个家庭都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我觉得满足,觉得开心,这也是一种“自私”。所以没有无私的善意。”

马修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就像个老小孩儿,我在教几个孩子简单的中文词时,他也在一旁认真听,偶尔还会“淘气”的捣乱。虽然只相处了短短几天,我能感觉到马修收获的“自私”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源自道德优越感,而是融进了他的血液,成了他生活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离不开这些孩子;可能更胜于这些孩子离不开他的帮助。

马达加斯加是联合国公布的最贫穷国家之一,加上近年一直处于过度政府状态,内乱频繁,安全堪忧。马修的家人迫切的希望他能回到法国,安享晚年。但是怎样的说服都改变不了老头的选择,原因只有一个,用他自己的话说,这里有“好奇的眼睛”。

同样的的问题,在柬埔寨金边时,我就十分希望向一位声名远播的公益践行者寻求答案。斯科特·尼森,原好莱坞福斯电影公司总裁,2004年变卖豪宅跑车,在柬埔寨金边创办了CCF——柬埔寨儿童基金会。然而见到尼森本人并不容易,有幸CCF的一位工作人员热情的与我交谈许久。他引用了一句经典的话,同时也是尼森的座右铭,“I never see what has been done; I only see what remains to be done.”“我从不关注我过往的努力和成就,我的目光始终放在未竟的事业上。”或许这是每一个发自内心热心公益的人的心声和写照。

CCF致力于为金边最贫困社区的弱势儿童提供教育、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的支持。接受帮助的孩子们中很多都是拾荒者,在垃圾场生活成长。在CCF的诸多教育理念中,最让人感触的是关于精神层面的关怀。机构鼓励儿童发现自己的声音,建立强烈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和尊重他人才是走出“垃圾场”最为重要的东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巍、杨媚)
相关专题
· 中国共青团新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