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鄉鎮村、重慶九龍坡、組織青年、創新活動形式、助推銷售、運用新媒體
1. 創新主體(團組織或個人)名稱:巴福鎮團委
2. 這一創新是如何產生的?
2.1 最開始的想法來自於哪裡?
今年3月3日,鎮團委書記、鎮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校長董美霞在機關食堂吃飯的時候,從駐村民警王福陳那裡得知巴福鎮石馬村瓢兒白豐收了但是卻賣不出去,隨即馬上打電話同村支部書記邱世偉聯系,了解到瓢兒白銷售難情況很嚴重。去年菜商收購價最低5角一斤,最高1.2元,現在每筐(100斤左右)5元到10元不等,除去4元一個的菜筐本錢,瓢兒白幾乎不管錢,菜價跌落近20倍。非但瓢兒白價錢低,甚至沒人買,截止3月3日,4個合作社就來過一輛收購車,運走20筐瓢兒白。好菜爛地裡,不僅血本無歸,還將影響下一季蔬菜種植。鎮團委當即決定,一定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解決蔬菜銷售難問題。
2.2 誰想出來的?
確認石馬村有多達100畝60萬斤瓢兒白成熟了賣不出去的實情后,鎮團委就組織志願者們開始了討論。確定的方法是竭盡全力主動營銷、多渠道宣傳,傳遞市場不對稱信息,鼓舞農民士氣,協助轉型提升。每位青年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方法。董美霞作為團委書記想到下面有鎮屬的幾十家兩新團支部,可以發動他們的食堂來採購,政府機關、學校食堂也可以消化一部分,建議村裡派出代表去各蔬菜批發市場、超市進行主動銷售﹔管理鎮團委、鎮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官方微博的西部計劃志願者李煥平、呂紫薇,提出在官方微博、官方QQ群等進行營銷﹔鎮團委副書記鄭宇提出,可以向各居住小區推廣,左鄰右舍都可以來採購,“力量雖小也算是做出了一點努力”﹔鎮團委委員翟毅寧提出,在各大論壇發帖營銷,營造良好輿論氛圍﹔機關青年錢治軍提出,在住家附近的農貿市場去打廣告幫助銷售,發動大小商販來採購﹔社區青年劉莉提出,去附近的白市驛鎮的大小超市洽淡,聯系購買﹔“兩新”團干部顏萍提出,去同公司老總談,叫公司食堂師傅去採購等等。
3月4日,大家討論定下的營銷方案開始實施。網上營銷提出“開心農場現實版”創新想法,在機關、團委群、志願者群裡擴散,群策群力一起動用身邊資源解決問題。網絡營銷引起了社會關注,主流媒體陸續主動前來報道宣傳,愛心人士、愛心單位陸續前來採摘並主動宣傳。
2.3 創新過程中,參加創新的人員都有誰?
各級機關青年干部、鎮共青團干部、兩新團干部、青年志願者、鎮文化服務中心、公安民警、村支兩委干部、村民、社會愛心人士、各級新聞媒體等等都有參與,都在為瓢兒白銷售難出主意、獻愛心。
3. 創新屬於哪種類型:組織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維權青少年合法權益、其他(請注明)
組織青年、引導青年。
4. 創新面向的對象是誰?具體能為對象做什麼?
主要面向的對象是石馬村的菜農以及村支兩委干部。一是幫助他們解決蔬菜銷售難實際問題﹔二是推動制定長遠的種植發展規劃,避免再次發生這樣的情況。
5. 創新之后是如何實施的?
5.1 是否事先作過實施的可行性研究?
沒有。以前還沒有這樣的經歷,算是一次嘗試。時間緊急,蔬菜成熟不等人,迅速行動,多一種渠道多一種可能,早一天賣出蔬菜就少一些蔬菜爛地裡,多賣一斤蔬菜就是少一分損失。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嘗試,不斷優化。
5.2 實施的具體范圍?
圍繞石馬村蔬菜銷售為中心,一是動用新媒體的力量,通過網絡、報紙、電視台等進行大力宣傳﹔二是主動和各企業、中小學、超市等單位聯系,給各單位打電話,洽淡購買蔬菜相關事宜﹔三是爭取到上級領導重視和支持,爭取立項。
5.3 實施的詳細步驟?
第一周,主要是了解實際情況,媒體宣傳報道,內部單位消化少量瓢兒白。第二周收到廣告效應,接待各大小商販、愛心人士的採摘以及媒體的后續報道,售出一半瓢兒白。第三周,區級領導的調研和后續報道,繼續銷售剩下瓢兒白。第四周以后,完全解決了此次蔬菜銷售難問題,並以此為契機,得到區級各部門支持、以及輿論良好引導,做長遠發展規劃。
3月3日,鎮團委得知瓢兒白滯銷相關情況,3月3日下午到菜地進行第一次調研﹔3月3日下午,鎮團委組織了第一次討論營銷方案,政府、派出所、消防帶頭購買,機關干部個人購買﹔3月4日,鎮團委率先通過微信、QQ群和鎮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鎮團委官方微博發出促銷信息,號召“大家一起來發動身邊資源來幫助辛勤的農民收回成本”,迅即得到下屬各團支部、市民學校志願者、九龍手機報、九龍外宣網回應,並在全區范圍內發布,微博點擊量當日超過1萬,關注電話絡繹不絕打來,村支書邱世偉、團委書記董美霞的電話成了熱線,形成第一波高潮。由於微博、QQ群、論壇、微信等新媒體效應,隨后《九龍報》、《重慶晚報》、《天天630》、《九龍電視台》相繼報道和幫助宣傳,巴福鎮機關干部帶頭銷售,近郊客商、鎮域內“兩新”團組織、機關學校食堂紛紛採購,形成第二波高潮。3月8日后,九龍坡區發展改革委借三八婦女節,踏青採摘獻愛心,引起休閑採摘熱潮,形成第三波高潮,熱心市民口口相傳陸續前來採摘,一熱心市民轉載信息並在《重慶購物狂》網絡論壇中發布了一條他們一家人去巴福鎮石馬村買瓢兒白,農民讓他們自己下田摘,並執意不收錢的感人故事《農庄“偷菜”被農民伯伯提菜刀追趕》,被網民熱傳,反響強烈。3月14日,經《重慶晚報》、《重慶晨報》宣傳,寶中旅行社、南坪商會黨支部、福瑞熙駕校黨支部等160名人愛心人士,來到巴福鎮石馬村開展春游採菜愛心活動,此次活動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瓢兒白的銷售情況﹔3月15日,九龍坡區副區長馬超帶領區農林水利局、區供銷社一行到石馬村調研,要求各部門協助幫助石馬村解決滯銷實際困難,村干部要到做得好的地方學習經驗,要進一步深入調研,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規劃,帶領村民走新的精品化農業發展道路﹔3月19日,區機關事務局採購石馬村瓢兒白,區機關食堂每日菜譜均有瓢兒白﹔3月28日,區公安分局採購石馬村瓢兒白,分送到下屬各派出單位。4月初,瓢兒白已經全部銷售完畢,雖然銷售價格不高,但切實幫老百姓挽回了部分經濟損失,得到老百姓稱贊,並以此為契機,迎來石馬村農業綜合配套項目的研究開發。
5.4 是否有改進和再優化?
有。之前是憑借一己之力,想到解決當前的問題,后來得到媒體的大力關注、愛心人士關注度也很高,領導也很重視,區領導親自調研解決難題,思路更加寬闊,更加致力於長遠的規劃和發展。
6. 實施過程需要什麼資源支持?
6.1 網絡:這次用到QQ、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論壇。
6.2 通訊:電話、報紙、電視台、網絡等手段均有運用。主動給各單位打電話宣傳求助。
6.3 資金:創新過程中基本沒有資金支持。后期蔬菜銷售難得到區領導重視,進行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要進行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休閑農業、精品化農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支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難題。
6.4 人員:需要青年團干的帶頭參與,需要青年志願者的積極創新,需要村干部、村民的努力,需要同級、上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需要社會愛心人士的大力幫助,更需要客商的購買支持。
6.5 黨組織:需要村、鎮、區各級黨組織的支持。
6.6 團組織:參與此次活動的有鎮團委、下屬各兩新團組織、各友好單位團組織、村(社區)團支部以及鎮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等。
6.7 場地:會議室、蔬菜地、網絡線上平台等
6.8 其它:
7. 創新實施的效果如何?
7.1 黨組織的評價
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是黨的好幫手。此次創新活動在《重慶青年工作簡報》(4月14日 第6期)上刊登后,得到重慶市副市長譚家玲批示:“團市委可總結九龍坡區巴福鎮共青團市民學校利用網絡和新媒體幫助農民打開蔬菜銷路的經驗,引導城鄉共青團市民學校因地制宜,在提高青年及市民創業就業市場的能力培訓上下功夫,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社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軒主任批示:“做得很好。這些地方團組織的影響力一定會不斷上升。”鎮黨委評價:“此次瓢兒白事件鎮團委牽頭處理得很好,發揮了團組織的積極作用”﹔石馬村黨支部書記邱世偉總是說到:“你們很能干!石馬村村民感謝你們!真的感謝你們!……”
7.2 團干部的評價
在此次活動中,團干部們積極參與,為蔬菜銷售想法子,找銷路,為廣大青年團員起到了良好帶頭作用,展現了團干部的良好精神風貌。每位團干部都設身處地地為菜農著想,是一次團結青年力量,凝聚青年智慧,整合社會資源成功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的典型事件。團干部們談到,能積極參與這次事件中,為菜農減少損失,發揮自身的一點作用感到很開心,很充實。萬涓細流匯聚成河,眾人拾柴火焰高,最終解決這個難題,並有力推動了農業綜合項目的開發,為石馬村農業發展迎來轉折點,整個事件留給大家深深的思考,對處理緊急事件、群眾實際困難以及如何組織和引導青年的思路和方法積累了經驗。
7.3 團組織的評價
此次瓢兒白事件從小事件,一步步走到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以及上級領導的重視,自下而上,成功解決了瓢兒白銷售難問題,正是基層團組織成功組織引導青年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的直接體現。此次活動幫助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和問題,彰顯了團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擴大了團組織影響力,提高了知名度,在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好印象。鎮團委作為基層團組織,服務黨政中心工作,圍繞群眾的實際困難和訴求,對青年進行了良好的組織和引導,充分發揮青年特長,凝聚了青年力量,在實際困難和問題面前,展現了青年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地付出實踐,付出努力,不怕事,並最終取得實效,是大家團結一致、不懈努力的結果。
7.4 青年的評價
作為青年來講,瓢兒白事件給了青年人思考的機會,能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讓青年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發揮特長,運用新媒體等新的方式和方法,吸引了外界的高度關注,進而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機會。不少青年在這次事件中感受深刻,收獲豐富,對每一次事件的成功推動都感到欣喜,走進了基層一線,不僅深切體會到勤勞朴實的老百姓種植蔬菜的辛苦,還對降低農業風險、調整農業發展思路、走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有了新的思考,推動農村青年奮發向上。
7.5 創新具體實施了多少次?
10余次。
7.6 每次參加活動的青年有多少?
2—80人。
8. 您認為創新體現在哪裡?
8.1 活動內容
不同身份的青年凝聚在一起,以新媒體的成功運用為推手,成功幫助巴福鎮石馬村解決100畝60萬斤瓢兒白(小白菜)滯銷難題,為種植農戶挽回部分經濟損失,並有利推動該村農業綜合配套項目的開發。
8.2 活動形式
形式多樣,陣地靈活,運用了新媒體,採用了更加開放的溝通和組織形式,收集到更多的意見建議,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應。主要有:1.網絡線上(微博、QQ群等)討論,宣傳動員﹔2.召開討論會商討對策﹔3.菜地查看實情,與菜農交流,共商對策﹔4.分頭行動,對外聯絡單位﹔5.整合資源,共同解決難題。
8.3 活動流程
實施過程中,結合事情發展的不同階段特點,不斷深化,逐步推進。
調研了解實情——制定解決方案——分頭行動——逐步深化——爭取上級黨委、政府支持——協助配套項目的開發。
8.4 活動理念
群策群力,決不放棄。此次瓢兒白事件的成功處理,傳遞了團組織的正能量,凝聚了青年智慧,幫助基層群眾解決了實際困難和問題。
8.5 傳遞方式
在菜農幾乎傷心絕望,直接將菜砍到丟進糞坑的時候,我們都沒有放棄,不分周末,不分上下班,每天都給他們打氣,到地裡查看實情,堅持不懈地幫他們聯系採購單位,不放棄任何一個希望,不管是個人還是單位,不管是零售還是批發,都同樣地熱情接待,在網絡線上線下不斷地宣傳推廣,傳遞正能量,正確地引導輿論,口口相傳,堅持不懈地直到所有瓢兒白全部賣出去。
8.6 應用新的技術
除運用傳統的報紙、電視台等媒體宣傳外,還創新運用了QQ、微博、微信、論壇等新媒體技術。
8.7 其它
更多關於 重慶九龍坡 組織青年 新媒體 的新聞 |
· 廣東中山小欖鎮:現代公益,共青團工作的延伸與創新 · 富春通信:建載體搭平台 建數據助轉型 · 廣東中山三鄉鎮工人業余藝術團:踐行修身 文化共享 |
相關專題 |
· 中國共青團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