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稿件

新時代學習工作室

昭昭史鑒倡反腐!帶您品讀習近平十大廉政用典【10】

楊立新

2019年10月12日08: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文】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

——2018年3月1日《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出處】

(唐)孟郊《上達奚舍人》

【原典】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

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

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

常恐眾毀至,春葉成秋黃。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

暗室曉未及,幽行涕空行。

【解讀】

《上達奚舍人》是唐代詩人孟郊用五言古體寫的一首干謁詩。達奚,為復姓﹔舍人,為官職。干謁詩是古代文人為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類似於現在的自薦信。孟郊一生命運多舛,仕途坎坷,故希望通過向達奚舍人呈獻詩文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抱負,以求引薦。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首二句點出詩人所在的洛陽北邙山的自然環境,側面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愁苦。“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坎,險也。《易經》坎卦為二坎相重,“重坎”喻險上加險,險阻重重。此二句寫出詩人所處的社會環境。“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走圓,指趨尚圓滑。世人都紛紛處世圓滑,而自己仍一身方正,不隨俗流。“常恐眾毀至,春葉成秋黃。”詩人抱道不移,然而出離世俗,難免要陷入仕途失意、遭讒被棄的窘境。“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大賢,指達奚舍人。大賢正大光明如明鏡高懸,公燭普照大地並無私偏。最后兩句“暗室曉未及,幽行涕空行”與前文呼應,再次寫出自己的窘困處境。

關於“公燭無私光”,據南宋詩人周紫芝《竹坡詩話》記載:北宋時,有位李姓博州太守為官極其廉潔,公私分明。一天晚上,突然收到京城一位上司的來信,他連忙吩咐公差點亮蠟燭閱讀。誰知讀了一半,他又讓公差趕緊吹滅官家的蠟燭,把自家的蠟燭點上。原來,那封信的后半部談的是其在京家屬的近況,故而“公燭之下,不展家書”。

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用“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高度贊揚周恩來同志心底無私、天下為公的高尚人格,指出周恩來同志是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杰出楷模,並號召全黨同志要向周恩來同志學習,牢記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用來為人民服務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自覺接受監督,拒腐蝕、永不沾,做一個堂堂正正的共產黨人。 

上一頁
(責編:扶婧穎、李源)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