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余隆:時光中的旋律

2014年11月28日09:1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余隆:時光中的旋律

火 炬

新世紀的第一個夏季剛剛來臨,中國愛樂樂團創建的消息如同沁人心脾的清風吹拂著無數愛樂者,雖然第一場音樂會要在半年后的歲末才會奏響,但無數急切的期待已像夏季的炎熱一樣令人焦灼。

雖然,中國愛樂樂團的樂手對余隆已不陌生,但當全體樂手報到的第一天,大家見到擔任樂團藝術總監和首席指揮的余隆與他的“傳奇組合”、如今已擔任中國愛樂樂團團長的李南結伴而來時,仍然感到驚訝,開了中國新年音樂會演出先河、創建了北京國際音樂節,如今又創建並執掌中國愛樂樂團的余隆,竟然如此年輕而成熟。

那一年,李南44歲,余隆才36歲,未到不惑之年。

樂手們絕對想不到,十多年后,余隆將他執掌的中國愛樂樂團的一百張音樂會現場錄音唱片呈獻給愛樂者。包括一百零五場音樂會、二百一十三部作品的一百張唱片,不僅標志著余隆率領中國愛樂樂團進入了藝術發展的成熟期和穩定期,而且這無疑也是中國交響樂發展史上一座劃時代的宏偉裡程碑。

中國愛樂樂團橫空出世的第二年,樂團便在余隆的率領下邁開了走向海外聽眾和國際音樂舞台的堅定腳步。從當年秋天赴台灣地區巡回演出,到翌年夏季赴波多黎各的卡薩爾斯音樂節演出和在聖何塞、洛杉磯等地進行美國西海岸巡演,再到秋天赴日本東京、神戶、大阪和韓國漢城演出,中國愛樂樂團所到之處,深受歡迎,步履一次比一次更加自信。

而余隆,在率領中國愛樂樂團登上一個個新舞台的同時,又在人們期待而信任的目光中,將他的指揮棒放到了廣州交響樂團的指揮台上。此時,他開始兼任廣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中國愛樂樂團迎來第三個生日時,余隆帶領中國愛樂樂團和廣州交響樂團再度開赴歐洲和非洲,在巴黎國家歌劇院、華沙國家大劇院、維也納金色大廳、巴黎香榭麗舍劇院、盧森堡音樂學院音樂廳、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開羅歌劇院、亞歷山大音樂廳陸續演出,讓不同國家的音樂愛好者領略了中國交響音樂的風採。

中國愛樂樂團迎來第五個音樂季時,在余隆的率領下,歷時40多天進行了規模空前的環球世界巡演,跨越北美和歐洲,這一壯舉,在全亞洲交響樂團中亦屬罕見。

也許,隻有樂手們還記得那些輝煌背后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當時,余隆“節外生枝”,率領樂團從意大利遠赴斯洛文尼亞演出,越過國境的汽車讓斯洛文尼亞的愛樂者第一次聆聽到了來自中國的旋律。而遠渡重洋甫抵意大利時,來機場接樂團的大巴卻少了一輛,行李無法運輸。為了讓樂手們按時到酒店休息,余隆與幾位樂團領導留在機場照看行李,直到六個小時后才與行李一起抵達酒店。

四年前的夏天,余隆指揮紐約愛樂樂團與上海交響樂團,在紐約中央公園為六萬名觀眾演出露天音樂會,這次合作是歷史悠久的紐約愛樂樂團第一次與外國交響樂團聯袂在“夏季公園交響音樂會”上演出。而令人憂慮不已的是,演出那天,天氣預報說,紐約當地全天80%的時間裡有雨。但音樂會開始前,雨竟然神奇地停了,而最后一首樂曲結束后,雨又重新飄落下來。第二天,《紐約時報》關於這場音樂會報道的題目是:讓雨下吧!當然,在音樂之后……

2008年,余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在梵蒂岡為教宗本篤十六世及八千余名聽眾演出莫扎特的《安魂曲》。教宗作為莫扎特音樂專家,聽完余隆指揮的演出,祝賀演出成功時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深深地被你們的莫扎特所感動,你們演奏得太好了,太完美了!”

而音樂會開始前,余隆對教宗及八千余名聽眾的致辭,讓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在梵蒂岡發言的人,其意義亦遠勝過這場非凡的音樂會,英國《衛報》將此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演出稱作中國與梵蒂岡借音樂外交進行的“破冰”之旅。

2009年,余隆在兼任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之后,率領上海交響樂團在紐約、洛杉磯、多倫多、聖地亞哥等北美十二座城市進行了極為成功的巡演,《紐約時報》刊載專文介紹余隆的藝術成就,將他譽為“中國的赫伯特·馮·卡拉揚”。

翌年春天,余隆率上海交響樂團赴波蘭參加第十四屆貝多芬音樂節,並在華沙和羅茲兩座城市演出,受到各界高度評價。2011年,他再次率中國愛樂樂團巡訪美國西海岸十多個城市。

2012年中國春節期間,余隆指揮紐約愛樂樂團在紐約林肯中心的菲舍爾音樂廳,舉行了首次中國新年音樂會,讓走進這座世界音樂聖殿的愛樂者再一次領略了中國指揮家的藝術風採。

時隔二十六年,應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享譽全球的柏林愛樂樂團再度來到北京,樂團音樂總監西蒙·拉特爵士堅持請余隆在全體音樂家面前致辭。余隆說,他青年時代的很多學習和工作經歷都來自在現場聽這個偉大樂團的排練,在柏林的求學,與其說是在課堂上學習指揮,不如更准確地說,是在柏林愛樂樂團的排練廳裡。余隆有幸聽到朱利尼、萊因斯多夫和卡拉揚等著名指揮家與柏林愛樂樂團的富有教益的排練。在他內心深處,那些難忘的時刻猶如永不熄滅的火炬在燃燒並照亮著他,他希望也成為這樣的火炬,燃燒著、照亮著更多人向往人類文明,渴望美好的心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