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求,更加扎實推進法治山東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增強法治山東建設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直面我國法治建設領域的突出問題,立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際,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基本原則,提出了關於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作出了全面部署,有針對性地回應了人民群眾呼聲和社會關切,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全省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的熱潮。
要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用全會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提出的各項任務上來。深刻認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和基本原則,明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性質、方向、道路、抓手,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准確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深刻認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証,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
長期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省深入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廣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和法治實踐,法治山東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地方立法質量不斷提高,法治政府建設穩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逐步深入,全民法治意識普遍增強,全省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同時,也要看到,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相比,同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我省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主要是:地方立法的及時性、針對性、可操作性需要加強,立法工作中存在部門化傾向和爭權諉責現象,公眾參與立法程度較低,憲法法律實施監督機制不夠健全﹔行政執法體制權責脫節、多頭執法、選擇性執法現象仍然存在,執法不規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比較突出,程序意識不強﹔司法權運行制約監督機制不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不健全,執法不嚴、司法不公、司法腐敗問題時有發生,司法公信力有待提高﹔部分社會成員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信權不信法、信訪不信法現象比較突出,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辦事觀念不強、能力不足,特權思想比較嚴重﹔法治隊伍特別是基層法治隊伍建設仍較薄弱,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法治山東建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下大氣力加以解決。
全面推進依法治省,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著力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促進法治山東建設與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共同推進、協調發展。
全面推進依法治省,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省全過程和各方面,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作為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人民代表大會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必須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為根本遵循,推動法治山東建設理論和實踐創新。
要深刻認識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山東“努力在推動科學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走到前列”的要求,必然要求法治山東建設走到前列,必然要求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推動改革發展穩定的能力走到前列。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善作善成的作風,更加扎實推進法治山東建設。
二、確保憲法法律全面正確實施,加強和改進地方立法工作
堅持立法先行,推進科學、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做到不抵觸、有特色、可操作、重實效,切實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一)加強對憲法法律實施的監督。堅持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依法予以追究和糾正。各級黨委要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健全人大監督“一府兩院”的制度體系,加強人大工作機制建設,著力監督保障公民權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創新、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保護生態環境等國家法律法規在本行政區域內得到遵守和執行。健全完善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把所有規范性文件納入備案審查范圍,依法撤銷和糾正違憲違法的規范性文件,禁止制發帶有立法性質的文件。落實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
(二)完善地方立法體制。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對立法工作中重大問題決策的程序。堅持立法報告制度,對立法規劃、計劃以及法規制定和修改中的重大問題,及時向同級黨委報告。健全有立法權的人大主導立法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加強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改進和完善立法起草機制,探索由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機構組織起草、聯合起草、委托起草等制度,提高法規草案質量。完善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先行審議、法制委員會統一審議、常委會集中審議的立法機制。增加有法治實踐經驗的人大常委會委員比例。保証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職權,對特別重大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地方性法規,由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加強省人大常委會對報批法規的合法性審查工作,保証審查質量。抓緊研究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的有關事項。加強和改進政府立法制度建設,完善地方政府規章制定程序,完善公眾參與政府立法機制。重要地方政府規章由政府法制機構組織起草。對部門間爭議較大的重要立法事項,加大立法溝通協調力度,引入第三方評估,充分聽取各方意見。
(三)健全立法機制。科學制定立法規劃和計劃,完善立法項目征集和論証制度。健全法規規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見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人數,尊重並積極回應人大代表提出的有關立法議案。推進精細化立法,完善立法程序和立法技術規范,優化法規規章結構,減少和規范自由裁量權。完善立法前評估、立法中評估和立法后評估機制,為立法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加強立法調研,拓展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公眾意見表達、採納和反饋機制。探索立法協商有效機制,充分發揮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社會組織在立法協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有關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專家學者等對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調整論証咨詢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對現有法規規章及時進行修改完善。
(四)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協商民主制度、基層民主制度、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推進民主政治法治化。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完善財政稅收管理、促進金融業發展、推動自主創新、推進技術改造、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立法。圍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總體格局,加強區域性立法。圍繞完善文化法規制度,加強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遺產保護和網絡信息服務、網絡信息安全、網絡社會管理等方面的立法。圍繞惠民生、促和諧,完善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城鄉住房保障、交通運輸公共設施、扶貧、慈善、社會救助和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保護等方面的立法。加強社會組織立法,規范和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土壤、水、大氣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自然保護區等方面的立法。回應社會和公眾關切,積極促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房屋征收補償、安全生產、農產品質量安全、食品安全、勞動關系等方面的立法。實現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相關專題 |
· 聚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