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嵐清:國門初開歲月中的谷牧同志

2014年10月08日09:1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國門初開歲月中的谷牧同志

今年9月,適逢谷牧同志一百周年誕辰,懷念之情油然而生。他一生經歷了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擔任過許多重要的領導職務,並且經常被黨派去開拓新的工作領域,在許多重要關頭發揮了重大作用,建立了功勛。

新中國成立后不久,為適應大規模經濟建設需要,谷牧同志被調到中央參與經濟戰線領導工作。他在工作實踐中虛心學習,刻苦鑽研探索,很快成為高級領導干部中懂得經濟工作的行家,為新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和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毛澤東等中央主要領導的贊揚。十年動亂中,他先后輔佐周恩來和鄧小平同志管理經濟,在那極其復雜的斗爭中,他不計個人得失榮辱,殫精竭慮,在難以想象的重重困難中,維護、推動國民經濟的運行。1978年至1988年,在我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頭十年中,谷牧同志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央書記處和國務院分管對外開放工作,又一次承擔了開拓新工作領域的任務。這一時期,我曾在谷牧同志領導下,參與對外開放有關工作。對其開闊的戰略視野、敢於擔當的創新精神、卓越的領導才能,以及領導我國對外開放取得的顯著成就,十分敬佩。在此作一簡要回顧,以表懷念和崇敬之情。

勇於問路,了解外部世界

1976年,在粉碎“四人幫”結束“文革”這場災難后,我們的國家終於有了發展的生機。黨中央、國務院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撥亂反正、調整路線的同時,為了解當時外部世界的實際情況,決定派一些領導干部出國實地考察。小平同志當時說:要迅速派人去進行技術考察。對於共同市場,對於日本、美國,要專門成立一個班子,不干別的事,集中力量,專門研究。要注意國際動態,現在是我們最有利的時機。從1977年末開始,中央先后派出數批干部走出國門,了解和借鑒國外的經驗,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978年5月,中央決定派谷牧副總理率領代表團赴法國、聯邦德國、瑞士、丹麥、比利時五國考察,代表團成員主要是省部級、司局級領導。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個由國家領導人擔任團長的政府經濟代表團。出發前,小平同志聽取谷牧同志關於出訪准備的匯報。在同代表團成員談話中,小平同志強調,訪問中,要廣泛接觸,詳細調查,深入研究一些問題,好的也看,壞的也看,看看人家的現代工業發展到什麼水平了,也看看他們的經濟工作是怎麼管的。資本主義國家先進的經驗、好的經驗,我們應當把它學回來。代表團在西歐五國受到熱情歡迎和高規格接待。在36天的行程裡,代表團馬不停蹄,到了25個城市,參觀了80多個工廠、礦山、港口、農場、大學和科研機構,廣泛接觸政治經濟各界人士,進行了大量會談和交流,甚至還到市民家裡做客。參加這次考察的同志回來說:剛到聯邦德國時,中國大使館請考察團看了一部介紹聯邦德國戰后重建的紀錄片。影片詳細介紹了戰后聯邦德國的實際情況。當時,那裡一片廢墟,不少城市被毀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很多老百姓沒地方住,沒食物吃,不少人趕著馬車、牛車到鄉村找吃的,到處是飢寒交迫的平民百姓。但聯邦德國在戰爭廢墟上很快大力發展新興工業,積極開展國際貿易,短短十幾年,就實現了快速恢復和現代化。在考察中,他們看到的戰后三十年的聯邦德國,是如此先進和繁榮,普遍實現了電氣化和自動化,代表團的同志們都震驚了。他們在感到我國落后的同時,也增強了振興國家的信心。

谷牧同志訪歐期間,在看到我國與歐洲各國在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的同時,也了解到各國官員和企業界人士同中國發展經貿關系的強烈願望。在與法國總統德斯坦會見時,法國駐華大使對谷牧同志說:“聽說你們要建120個大項目,我們法國願意有所貢獻,給我們10個行不行?”在聯邦德國,一些州長表示可以提供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貸款給中國。從這些表態中,可以看出他們是急於為過剩資本找出路。盡管后來發現集中建設120個大項目在當時並不切實際,中央不久提出了“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但當時的國內外形勢表明,利用外資加速我國經濟建設是可能的。

代表團回國后,鄧小平同志約谷牧同志談話,詳細詢問了情況,並就實行開放政策、積極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等問題,講了意見:一是引進這件事一定要做﹔二是要下決心向國外借點錢搞建設﹔三是要抓緊時間。

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專門聽取谷牧同志作出訪西歐五國的匯報。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聶榮臻、烏蘭夫、王震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出席了會議。據谷牧同志回憶,那次會開得很長,從下午3點半一直到晚上11點。谷牧同志主要講了三個方面的情況: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確有相當大的新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通信手段廣泛採用電子技術,現代化水平很高,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2.西歐國家由於資金過剩,技術要找市場,商品要找銷路,因此,對與我國發展經濟關系很有興趣。他們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穩定因素。有個強大的中國,加上強大的歐洲,世界局勢就好辦得多。粉碎“四人幫”后中國出現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也使他們增強了信心,潛力巨大的市場對他們很有吸引力。3.在發展對外經濟關系中,許多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我國也可以採用,比如賣方信貸、買方信貸、補償貿易、吸收外國投資、中外合作生產等。這些辦法可以緩解我們外匯支付的困難,加速我國經濟發展。谷牧同志匯報的關鍵是,歐洲為美蘇爭奪的重點,同美蘇矛盾很大,應當把歐洲當作爭取第二世界的重點地區,利用歐洲的先進技術,為我國四個現代化服務。歐洲目前經濟蕭條,產品、技術、資本都過剩,急於找出路,同西歐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正是時機。

后來谷牧同志回憶說,我到歐洲訪問的結果,是得出這麼一個結論,哪一個發展快的國家,都要利用別人,利用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都是要開放。於是轉了一圈之后,我回來堅決主張對外開放。參加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領導同志在匯報中插話和之后的發言中,對匯報的內容和建議給予了肯定。他們感慨地說,隻有谷牧同志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以及我們應採取的改革開放措施講清楚了。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谷牧同志進一步對出訪研究歸納出幾條,正式提請國務院討論。

7月上旬,國務院召開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參加的關於加速四化建設的務虛會。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谷牧同志在會上報告了考察西歐的情況,提出了對外開放的若干意見。他特別強調,國際形勢給我們提供了可以利用資本主義世界科技成果的機會,鄧小平同志在1975年就提出把加強技術引進、增加外貿出口作為一項大政策,現在應當認真組織實施。一定要解放思想,開拓路子,不能自我封閉,貽誤時機。這次會議開了20多天,認真總結新中國近30年經濟建設方面的經驗教訓,認真研究國外先進的東西和發展動態。發展問題成為討論的重點。大家說,日本、聯邦德國這兩個戰敗國為什麼能夠迅速復興?“上帝隻給了太陽和水”的瑞士,為什麼也能躋身於發達國家行列?我們條件並不比他們差多少,許多方面還比他們強得多。許多同志表示,一定要下決心,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李先念同志在會上作了長篇講話,提出要改革經濟體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他講到目前國際形勢對我們有利,歐、美、日等西方國家經濟蕭條,要找出路。我們應有魄力、有能力利用他們的技術、設備、資金和管理經驗,來加快我們的建設。我們決不能錯過這個非常難得的時機。自力更生絕不是閉關自守,不學習國外的先進事物。這篇講話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后來被黨中央作為提交十一屆三中全會討論的文件之一,對改革開放決策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務虛會后,黨中央、國務院又多次討論研究,醞釀制定對外開放的方案。1978年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新加坡后,進一步堅定了對外開放的決心。1978年10月,小平同志會見聯邦德國新聞代表團時,同客人就中國實行開放政策,學習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談,明確指出:我們過去有一段時間,向國外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被叫作“崇洋媚外”。現在大家明白了,這是一種蠢話。我們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麼面貌。關起門來,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發達不起來的。小平同志還明確提出:引進技術是一場革命,不是改良。要引進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先進裝備,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新政策,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

相關閱讀:

高清組圖:文獻紀錄片《谷牧》劇照搶先看 部分鏡頭為首次披露

谷牧誕辰百年:曾近距離同日寇苦戰負重傷 為改革開放做出突出貢獻(組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袁璐、謝磊)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