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辦經濟特區,交出一份讓中央滿意的試卷
1982年初,由於國務院機構調整,國家進出口委、國家外資委與外貿部、外經部等四部委合並成立對外經濟貿易部,由陳慕華同志兼任部長。原兩委的部分職能也轉到外經貿部,分管利用外資和世界銀行、外國政府貸款工作。但作為實行對外開放試驗田的經濟特區和旅游工作,仍由谷牧同志直接領導。按照中央的要求,經濟特區是引進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和人才的對外開放的窗口。由於當時我擔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外資管理局局長,在引進外資和外資管理等方面與特區工作有密切關系,因此,實際上我們仍繼續在谷牧同志關心和領導下工作,有什麼情況和問題仍然要向他請教。小平同志曾說過,打開門戶,會進來很多好東西,也會進來蒼蠅、蚊子。那時的情況正是如此。據我所知,谷牧同志當時一手積極抓特區的建設發展,一手抓打擊走私等經濟領域違法犯罪活動,真正做到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短短的幾年裡,經濟特區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經濟建設以舉世矚目的速度發展,特區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生也有了重大改善,長期困擾的偷渡香港問題也得到解決,經濟特區成為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示范。
1984年初,小平同志到深圳等地視察時,看到那裡發生的巨大變化,十分高興,並欣然命筆題詞:“珠海經濟特區好”“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証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和“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這不僅是對為改革開放和試辦特區的廣東、福建各級領導、干部和特區建設者努力奮斗的肯定,也是對谷牧同志改革開放、試辦經濟特區領導工作的充分肯定。
![]() | ![]()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